佛弟子文库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梦参老和尚  2018/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太多了,你不知道这是在造业。如果对照一下《大集十轮经》,你才知道身口意十业,十善业跟十恶业,十恶轮跟十善轮,特别难防护的。我们认为好像很容易,那是骄慢的想法,不是真实的。所以,菩萨以殊胜的方便善巧智来行布施,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乐布施,当你行施的时候,要发心要发愿,一定要具足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同时菩萨以财布施,为除灭一切众生的苦恼,所以发心布施。众生在苦难当中,你发心布施,给他财施的时候,你要发心善巧方便,发心要引他入法,要引导他成道了脱生死;你还要放下一切,这不过是用财来引导他而已。所以佛教讲,度众生的时候,先以欲钩牵,渐引入佛道。先用他所喜欢的,他所缺乏的,引诱他,渐渐就能引入佛道,摄受他。同时在菩萨发布施心的时候,不需要跟人家比;不需要说那个舍钱多了,我必须胜过他,他舍一万,我要舍二万。人家是什么财力,你是什么财力,不要比,不要想超过别人。你行你的道就好了,没有胜他的心,无有粗犷心。粗犷心,心不柔和,不善顺,不调柔的意思。

当行布施的时候,财大气粗,夹杂了种种不干净不洁净的心。财大气粗不是供养心,所以我们在《地藏经》第十品上讲,地藏菩萨请佛说校量功德,说这个众生布施功德,为什么有一生享受?有十生享受?有千百亿生享受都享受不完?同样的财物没有增加,原因是什么呢?心不同。必须以菩提心,起码要没有胜他心,没有这种粗恶的心。

还有嫉妒心,嫉妒心很多人都有。还有悭吝心,虽然布施了,后来又后悔了,舍不得,悭贪嫉妒的,还有吝惜的。

这类行布施,不论所施的物,或多或少,“下至一食”,乃至布施个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日初时,日中时,日末时,三时都行布施,所得的福德也不大。甚至于连福德都没有得到,特别是对三宝,对众生也如是。无论布施的多寡,不要给自己求受果报,施不望报。我们中国的儒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布施望报的时候,你是有所企图,那不是布施了。乃至于布施虽然很少,也希望人家还报,这已经不是行布施了,“我做了好事了!”那样你的目的不纯了。

要是发心布施的,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不要想证得阿罗汉果,这样发心就太局小。我们想了生死,那么断世间的集因,完了就是消灭世间的苦果,以修道的因,证得偏空的涅槃,不是究竟真空的涅槃,这种是求声闻果。想了生死,要证得大般涅槃,你发心就求佛果,发心就求证得菩提果。发这个心布施,是菩提心。所以说,不要希求独觉乘的果位发心布施,不止声闻乘的果位不希求,独觉乘的果位也不希求,两者合起来,就是二乘的果位。

于所施的物品,所施的物质,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就是求成佛。完了,做善事不论大小,念念的都是希求成一切种智,希求成佛果。这样的发心,就对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为贫苦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听弟子祈愿的心声: 世界上...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罗汉托空钵

在过去久远前,有两兄弟。他们都是穷人。哥哥心想:生...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

打知名度的多,真实了生死的少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

【推荐】地藏菩萨四个大愿

地藏菩萨的大愿不多,四大愿。 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

【佛教词典】领纳

谓身心领受纳得,感受快感、不快感。成唯识论卷三(大...

【佛教词典】叹德

又作叹德。指赞叹佛、菩萨、祖师、佛弟子等之功德。若...

星云大师《善因善缘》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放焰口的由来

放焰口是佛教寺庙中经常举行的佛事活动,全称是瑜伽焰...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

纯素能更有效治疗糖尿病

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经过严谨的研究后,发现低脂纯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