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净界法师  2018/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能修的那一念心——到底你是依止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你的心永远是主导者。

你看,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不同的心中,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把《楞严经》参透以后,你说这个人他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妙法,我都不相信。再好的法门,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去修,心是虚妄的,所有都是虚妄的,因为你的“根本”就是虚妄。你是一个沙,你用很高的温度去烤,一辈子还是一个沙,因为你的本质是沙。问题就在于你的本质是沙,你的本质是虚妄的。不是说你温度有多高,不是说你一天拜多少佛,就怎样怎样。不是!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

禅定再高——后面五十阴魔会讲到,天魔外道禅定高的多的是。为什么他变成天魔外道呢?因为他是依止妄想心在修行,所有的加行都在加强他虚妄的力量。他不修行还好,他越修行越严重,因为他本质是虚妄的。

所以,我们修行第一步就要走好,就是你到底要用什么心来修行。古人讲修行第一件事情——明心见性很重要。了解你心中的真妄很重要——什么是真实的心,你应该要不断地去加强;什么是虚妄的心,你要慢慢地舍离。

我觉得我们《楞严经》一个观念很重要:你刚开始要先有判断力,你产生一个念头,什么是你的主人、什么是贼,你要搞清楚。你连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都搞不清楚,那你怎么办呢?哪些念头是要消灭的,哪些我们的愿力是要增长的,你都不知道,你这个是标准的盲修瞎炼。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心态是我们要不断加强的、跟涅槃相应的;什么样的心态是要慢慢远离的。

虽然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至少我要知道它是贼,至少要知道哪些心是妄想。你要先能够分别真妄,你才有希望。所以,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明心见性、了解真妄,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修行,那个慢慢来,先把心调端正。否则你越修行(后面会说),越变成天魔外道;越修行越变成阿修罗法界。那就完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把这个妄想的心破除。

当然,破除妄想,你看这个地方,佛陀都没有要你怎么去对治它,都没有。你不要对治它,你找它的处所,你找得到它的处所它就完了,它自己就消失掉,你不要对治。所以,你看佛陀他只问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找找看。到目前为止,佛陀一直在提问题,说你的心在哪里。他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就好。这是非常高明的。他没有说让你去对治,他只问一个问题:你这一念出家的心在哪里,你从什么地方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从妄想中走出来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

星云大师《要利用零碎的时间》

我十二岁出家之后,就进入佛学院念书。我的同学都是高...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打扫心灵的房间

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佛教词典】遍满所缘有四种

【遍满所缘有四种】 p1125 集论七卷三页云:遍满所缘、...

【佛教词典】生盲阐提

比喻一阐提之人为生盲。又作生盲一阐提。生盲,指生而...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送子观音」形象的由来

《普门品》中的应二求,就是指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观...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