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梦参老和尚  2020/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教导——“假使经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一作百千劫,在你没有成道之前,业报是不亡的。成了道之后是不是业报就尽了?没有,佛还是示现受报。虽然他受报,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觉,因为他没有痛苦,他受报的时候,没有感觉,没什么障碍。

另外像我刚才所讲的,你观照成功了,这些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假使说我们业报不能转、不能消灭的话,学佛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永远也成不了佛,这是了义的说法。

业性本空,就像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说业没有自性的,缘起的。业的体又是怎么样的?是空的。“业性本空唯心造”,都是我们自己心所造的。

一切境界皆由心起,心要是亡了,境界就没有了。所以忏罪是“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个忏悔是你起心造念的心灭了,谁也拿不出心和罪来,都拿不出来,就“心亡罪灭两俱空”了,这才是真忏悔。我连我自己都没有了,谁来受呢?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谁来受?一切都是幻化的。

现在我们修的这个心是妄心,必须达到“心境双亡”的境界,“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亡,罪也灭了,两个都没有了,根本什么都没有,都只是幻觉。“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一切法都是缘起的。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为什么会缘起?为什么会性空?因为性空故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说它没有自性才能空。这是两面活用的。

我们刚才讲修行,这是心里的观想;而一切物质是缘起的,在心里上,我们就说它是性空,让“空”和“有”相互沟通一下,“空”、“有”无二。这种观想法门,大家随时要观,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的时候,你就修这个观!

佛在教导方面所用的文字太多了,但是你要想修行,就要用这个法则来对治你的痛苦、对治你的障碍。你一观照就没有了,因为你已经修成,你在定中就没有了。

“业性本空”,业性没得体的,是空的。你所造的业,是空的,“唯心造”,是你的心造的。修道者,你要把妄心转变了,把你的胡思乱想啊,贪、嗔、痴、慢、疑的心啊,都转消失了,心就空了,妄心没有了。

心都没有了,心所造的业还有吗?业性没有,是你心造的;你心都亡了,妄心把它消失了。修行者就是消妄心、显现真心的。“心要亡时罪亦空”,能造罪的心都没有了,所造的罪还有吗?“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亡了,罪也空了,两个都没有了。“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样忏是最究竟的,向这个方向忏。

不要太执著,什么事都推着你的业,业没有的,不要太执著!要看破、放下,观想在“观自在菩萨”上,“照见五蕴皆空”。凡是一切和合的法,都不存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基因即是业力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家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过去世不知道造了什么业,应该如何忏悔

我们今生造的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对不...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佛教词典】三现观

(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见现观。正就见谛之法而立者,...

【佛教词典】方便行信

(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

星云大师《为少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女性的一生以少女的时光最宝贵,有...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超脱四食,断生死流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

佛陀开示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叶菩萨问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