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基因即是业力

星云大师  2013/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家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密码——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昭告人间了。如果生命的密码“基因”,只是说它像细胞,是一个单位的话,基因还不够解释生命,应该用“业力”来说,更为恰当。

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电脑一样,在业的仓库里有了储存;“因缘会遇时,业报还自受”,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业力”,实在是佛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联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

“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像春去秋来,像秋凉转为春暖;“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切都是循环,都是轮回。“有为法”什么都可以毁坏,只有生命的密码,永远不坏,永远存在。

基因,只能说明个己生命体的因素,但佛教的业力,不但有个体的业,所谓“别业”,另外还有“共业”。例如,为什么有的人同生在一个家庭里?同生于一村,同生于一族?这都是“共业”。各方的人士同在一条船上,或同在一架飞机上失事了,有的人命丧黄泉,有的人大难不死,这就是“共业”中又有“别业”的不同。

所以,科学家们发现了生命的密码——基因,希望能再发展出生命共同体的基因——相互的关系。

生命的密码,由于基因的不同,于是发展出不同的生命体。吾人的业力会现行,会有果报,所谓“现报”、“生报”、“后报”。“现报”就如种子,春耕秋收;“生报”就是今年播种,明年收成;“后报”则是今年播种,多年以后才能收成。所谓“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而已。

佛教的真理“因缘业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必然、永恒、平等的真理;科学家“基因”的发展,只是更明确地解释了“业”的内容与功能,如此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两头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做人的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星云大师:生命如水

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

【佛教词典】教区

日本佛教用语。于明治以后,日本佛教模仿基督教以一位...

【佛教词典】迦

悉昙字 (k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

末法众生专修净土法门

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大体分为律、教、禅、密...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庭前有遗粟,鸟雀共欣欣。 回首见人影,翻然入远云。 ...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