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大安法师  2019/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那神力,不与菩萨大会,以本不赞说十方佛刹清净功德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乍得我空”,就是指小乘行人对“空性”的证悟还很粗浅,他们通过析“空”,钝拙地了解到“蕴”中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没有一个主宰,但是没有进一步去理解“蕴”这个法也是空的,还在执著“蕴”为实有。

“蕴”是积集之意,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新译,旧译为“荫”,是荫覆之意,荫覆我们本有的佛性。

声闻人只是了解到“我空”,还不了解“法空”。正因为不了解“法”的空性,就“执境为有”,执著这个境界为实有。

我们看《维摩诘经》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公案,其中《观众生品》里面有个“天女散华”的公案,就将大小乘行人证悟的不同,很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当时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在讨论怎么观照众生的相状和体性,那是一套非常玄妙的佛理了。讨论完之后,当时室内有一个天女就现身了。她开始是隐身的状态,听完之后很喜悦,就现身来散华供养与会说法、听法的圣众。

这些很美妙的天华,落在菩萨身上,马上就会滑落下来;但若是落在了声闻行人身上,就粘著在他们身上,不掉下来了。

这些声闻觉得华不能在身上啊,比丘都要持清净戒律,都要很朴素,这样一身华,都成了华人了,那怎么能行?所以就想用神通力量把华给弄下来,但却怎么也弄不下来。

这时候就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了。当时天女就问舍利弗(因为他是十大弟子之首嘛):“你为什么要把华弄下来呀?”舍利弗说:“这个华不如法。”(大概就是从戒律的角度看不如法,所以要把它弄下来)。

这位天女的智慧很深喽,就说:“你不要说这个华为不如法,为什么呢?这个华无所分别,是仁者自己生起分别想。如果你在佛法当中出家,还有分别心,这就是不如法;如果没有分别,这就叫如法。”

天女跟他讲这么一套大乘的佛理,什么叫如法不如法:心有分别不如法,心无分别为如法。

天女接着又说:“同时你看,为什么华不著在那些菩萨身上?就是由于那些菩萨断了一切分别想。这个华就是一个境界,他对这个境界,能够悟证到境界本空,所以华就不落在身上;现在你们认为境界为有,这个华就粘到你身上去了。

“你的烦恼结习、习气还没有尽,所以华就粘在你身上;分别的结使尽了的人,华就不会粘在身上。”……天女如此这般地一说,舍利弗也就不知所云了,默然了。

天女还很犀利:“你为什么不说话呀?”舍利弗说:“法性无有言说,是故不知所云。”天女驳斥:“也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来说法性。”

然而舍利弗还有点看不起这位天女,觉得这位天人现的是女相,就说道:“你为什么不转女身?”天女说:“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一切诸法无有定相,为何要问不转女身?”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将舍利弗变为天女,自己化为舍利弗,然后问他:“你为什么不转女身?”舍利弗说:“我今不知何转能变为女身!”

天女继续说道:“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舍利弗这时才觉悟到法性是非男非女的。女人成为女人,也是自己执著的产物,幻相而已。

而“执境为有”的小乘行人,就会想要回避这个境界,来趋向寂灭的状态。所以这种人闻到净土化生,内心就不喜乐了,因为净土是一个“妙有”,要从空性里面再生起来的一个“有”啊。他认为这个“境”是要避开的,就只想要安住在无为的状态当中。

所以在华严会上,这些声闻就见不到卢舍那佛无量的相好、无量的神通威力,也参与不到界外法身大士的法会,去听闻圆顿的佛法。由于他们在因地修行时,不能称扬赞说十方佛刹清净功德,所以对于佛的境界、菩萨的神通就没有感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实宗

俱舍宗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了然不生——了了分明,当下就是无生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

这条路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

在这无相当中,因为因缘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别──迷晦...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

【推荐】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信,在...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佛教词典】万字

佛胸前有一字,此字乃是吉祥的标帜。...

【佛教词典】化

(术语)常曰教化,教人转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

一家人,各有各的业力

我们无始劫以来,众生的第八识有很多很多的这个界,这...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盎覆不吉虫喻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

素食大潮奔涌不息

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

【佛学漫画】佛为什么要救恶人

昙鸾大师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