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净界法师  202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没那个本事,因为他修无常嘛,但是,我不可得。他把那个我、那个主宰的“我”拿掉了。就是青山依旧在,但是那个我已经没有了,我不主宰,叫我空法有。

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我空法有。佛在世的时候,在摩揭陀国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身相庄严,福德具足,而且特别的是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家的仓库就出生了一只金象,黄金色的金象。所以他爸爸就给他取名叫做象护。象护长大了,那个金象也同步长大;象护走到哪里,这个黄金的象就跟着他到哪里。更特别的地方是,这个金象,吃东西就跟我们一般吃的东西一样,但是它的排泄物全部是黄金。所以这一家,因为这只象就变得更有钱了。

古代的印度,因为种族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贵族都是跟贵族玩在一起。象护小时候,也有他的玩伴。小孩子在一起就炫耀家里面的富贵。有人说我们家有多少珍宝,有人说我们家有什么殊胜的车乘。象护说,我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只金象跟着我,而且它的排泄物都是黄金。大家一听,哇!这是一个特殊的宝贝。当时的玩伴里面,阿阇世王也在旁边听着,他那个时候也是小孩子。他就发愿,我以后做国王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金象夺过来。果然阿阇世王长大以后,他就先把父亲给害死了,把频婆娑罗王害死,自己当上了国王,他就回忆起小时候这件事,便假借因缘办了一个宴席,把小时候玩伴都请过来,这样象护也过来。

一番吃吃喝喝以后,他跟象护说,你一个人回去就好了,你这个象我很喜欢,就留在宫殿吧。这时象护不敢违背国王的命令,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个黄金的象是福德所招感的,它可不是能够夺取的。所以象护一回去以后,这个黄金象就从宫殿里面消失,又跟象护一起回家了。那象护就知道这件事非常危险,阿阇世王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虐杀父亲之人!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是激怒了阿阇世王,他没办法,只好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很快也证得阿罗汉果了。他去托钵的时黄金象就跟在他身边,也没什么事,但他托完钵回到精舍修止观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很多信徒就跑到精舍,不是来请法,就像我们现在观光一样,大家开着游览车争先恐后的观看这只金象。

人多了以后精舍就嘈杂了,比丘就跟佛陀报告说,我们都没办法修行了,象护比丘那个金象大家都来看,吵闹得很。佛陀就把象护找来,就明知故问,说你这个金象是不是惹得大家都不安静?象护比丘说,我也没办法。佛陀说,我教你一招,有办法,你把金象找来。象护就把金象找过来。佛说,你跟它讲一句话,说“大德汝去,不须用汝”,你就讲三遍。象护对金象讲三遍以后,那个金象就消失了。

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象护在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他口中炫耀这个金象的时候,他对这个金象是有所受用、有所爱取的,但证得阿罗汉以后他不再受用了。所以,阿罗汉的特点“我空法有”,于一切法不受。他不受一切法。尽管他不受一切法,但是他没有办法让它消失掉,他必须要佛陀告诉他善巧。

有人问阿罗汉说,你的一生,成就阿罗汉以后也去托钵,你遇到很多过去的亲朋好友,也跟大家吃饭,那你是什么心态?阿罗汉讲一句话,“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的确有一只鸟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你看不出它有什么踪迹留下来。所以他的心中“不取亦不舍,无喜亦无忧”。阿罗汉没有什么快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痛苦这件事情。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叫做寂静。得到好东西,他也不快乐,不过他也没有什么痛苦,他就是涅槃寂静住,他对人生就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他没有本事改变外境,他就是把今生给过完,然后准备进入他的涅槃的安乐的处所。就这个概念。这个就是声闻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佛教词典】溪岚拾叶集

凡三百卷(现存一一六卷)。日僧光宗(1276~1347)着...

【佛教词典】移转身见

梵语 satkāya-drsti。音译萨迦耶见。即执着因缘和合身...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