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大安法师  2022/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无生者,达生体不可得,则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如后教起中辩,故知终日念佛,终日念心,炽然往生,寂然无往矣。

这段疏文是对上面文句甚深法义之诠释。承接第二重法义所标举的持名之殊因,契入念佛三昧之妙果,正显信愿称名至极圆顿、最易成就之特质。

一则从修德层面说。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于念念中,圆伏圆断无明烦恼,圆超五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唯专唯勤,无杂无间,转持转切,久而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是为念极而空。从有念顿契无念,无念之念,谓之真念。由此真念,圆净极乐四土,圆彰弥陀三身,圆证本具之无量光寿。

二则从性德层面说。吾人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真心本有,妄性原空。持名之念,本自空寂,念实无念,是名真念。证知修德之念,乃无念之念,即终日无念,终日念佛,由理能成事故。而性德之念,乃念而无念,即终日念佛,终日无念,由事能显理故。

又性修二义,亦乃相辅相成。由修德念极而空之功夫,方契念体本空之理体。念佛功夫不到,不能悟证本地风光。又由性德之念体本空,方可修德念极而空。若自性本体不空,纵能矻矻念佛,毕竟无能契证空寂。正由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事理无碍,性修不二,方能由事持达理持,成就念佛三昧。

又何谓“生入无生”之义呢?亟须了达一切缘生法,念念生灭,此生灭妄心,本自虚妄,无有实体。达者悟心之本空,了无一法可得,空空亦空,无所依,无所得。于此心空性寂中,则终日念佛,终日无念,是谓生而不生(摄用归体)。

又心性妙德,不沉空滞寂,则终日无念,终日念佛,是谓不生而生(从体起用)。又生而不生,则生原不可得;不生而生,则不生亦不可得。双遮生与不生,又双照生与不生,遮照同时,遮照不二,是谓真无生。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契证自性圆通常,即是“生入无生”之验证。此于下文《教起所因》第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章中,将详明诠释。

故知净业行人终日念佛,即是终日念心,即心即佛,心佛一如故。

又吾人信愿持名,事相上炽然往生彼土,理体上实无往生之相。诚如天衣怀禅师开示: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

前句谈事,往生宛然;后句谈理,寂然无去。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净业行人当于此拳拳服膺,孜孜践行。

《弥陀疏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梦中见佛的公案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佛教词典】佛陀瞿呬耶

梵名 Buddhaguhya。为第八世纪时之印度密教学僧。约和...

【佛教词典】光三摩耶论

(书名)众贤着。显宗论之异名。光者光显之义,三摩耶...

看看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

命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我们人...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