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大安法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含初发心与三贤十地阶位)往生到我的刹土,悉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位;除其因地曾发愿,为度众生故,披上弘誓的铠甲,积功累德,修习六波罗蜜,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游化诸佛国土,修自利利他菩萨行,以种种供具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令诸众生安立于无上正真之道,得佛威神力加持,顿然超出通途菩萨道的修行阶位,现前速得圆满普贤十大愿王之德。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佛土,修菩萨行者,动经三大阿僧祇劫的辛苦,历经五十二个阶位,中途或遇障缘,退失菩提心。如法华会上与会大众,亦在大通智胜如来座下,曾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然尘点劫退转为声闻。故佛典常云:“鱼子菴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意谓:鱼子多,成鱼苗的少;菴罗华多,果子少。以此喻指初发心的菩萨多,成佛的少。)证果之难,如蚁子登高山。是故,阿弥陀佛发大悲愿,他方世界来生我国的菩萨,即得不退转位,顿然超越通途五十二阶位,疾至一生补处,位齐普贤,顿然圆满自利利他菩萨大业。

一生补处,意谓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位。换言之,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菩萨(释尊之候补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之候补佛),极乐世界诸往生者,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定证得一生补处位,“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佛说阿弥陀经》)。

大乘佛典中,唯《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示现一生圆满佛道的历程。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会四十一位菩萨大士,同生安养。证知,《华严经》一生圆满成佛的秘要,原来正是此愿。阿弥陀佛以大平等之慈悲心,令一切凡夫例登一生补处,令善财童子等菩萨大士速证无上佛果,此大愿功德,何可思议。

他方国土诸菩萨众生到极乐世界,究竟得一生补处,然亦有菩萨曾发愿,一经往生,就速回秽土度众生,阿弥陀佛对此也欢喜加持,令他披上弘誓铠甲(意指他自己的誓愿,与阿弥陀佛威神力加持),有着如是铠甲保护,方能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

按通途佛法论,初发心菩萨,烦恼未断,欲于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证得无生法忍菩萨,才有能力于秽土度众生。如鹅鸭入水,游戏神通,广度众生。

而在净土法门,行人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的加持,获得弘誓铠甲之保护层,亦可如无生法忍菩萨那样,于五浊恶世自在度众生。阿弥陀佛并能保任此菩萨还能回极乐世界,不致迷失于他方世界,招致轮回堕落的风险。

此悲心深厚的极乐菩萨于他方秽土,积累菩萨六度万行之功德,效用甚妙。《无量寿经》云,于此娑婆秽土,“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何以故?极乐世界无为自然(生存资源充足),国中圣众皆明心积善。然娑婆世界多有五欲诱惑,魔障干扰,竞争生计,身劳心瘁,修菩萨行甚难。难能就可贵,于此世界修六度的机缘广。

比如修布施,这里穷人多,可以广修财布施;此世众生精神贫乏,可作法布施。南阎浮提众生刚强、弊恶、动辄诽谤、辱骂他人,故能成就行人忍辱波罗蜜。而极乐世界无有穷人,亦无精神贫乏者,无诽谤之恶人,故修六度机会不多。从此意义上,理解此土修行胜过极乐修善百年之法义。

极乐菩萨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自在游诸他方佛国,修习自行化他之菩萨业。以种种供养具恭敬、供养已,聆听诸佛说法,蒙佛授记。同时,作如来使,悲心教化恒沙无量众生,以先觉觉后觉,令众生发上求下化之菩提心,传授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胜妙法门,令一切众生安立于无上正真之道,即安立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上。

持念万德洪名,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就能超越通途佛法菩萨道的阶位次第,不必次第从初发心到信位,经历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常伦次序,顿然臻入一生补处位,疾速成就佛果。证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持心性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是净土法门不共的特质,亦是速疾成佛的依据,此乃以阿弥陀佛愿力作为增上缘,是果地功德的恩赐所致,这就类似于在人世间投生到帝王之家,作为东宫太子,顿获福德高贵一样。又如好坚树,在地下已长了一百年,一旦伸出地面,一日便长到一百丈高。此不可思议境界,类似于念佛法门,以佛的果地觉作因地心,现成享用。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普贤十大愿王。此愿王乃一切菩萨弘愿之总持。欲成就如来无量无边功德,亟须修习十大愿王。然自力修此愿王,殊为不易。比如,第一礼敬诸佛,是要求以恭敬心,平等礼敬过去、现在及未来一切诸佛,这对于人我相未除的凡夫来说,欲礼敬未来佛(即现实中的一切众生),甚为不易。第一愿如此,其余九愿亦复如是。

是故,极乐菩萨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方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得人法二空的般若智慧,分身到他方刹土修菩萨道,就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证知,极乐世界的菩萨无论是在极乐本土修行,还是游化他方世界修行,都能在阿弥陀佛这一愿平等加持之下,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吾人得闻此愿功德,自当撩衣便行,义无反顾,径登极乐,成为净土诸上善人之一员,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佛学漫画】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吃荤对诵经往生是否有影响

问: 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佛教词典】了别境能变

【了别境能变】 三能变识之一,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

【佛教词典】结缘豆

古时寺院于法会时,煮豆施大众,其豆称结缘豆。即于阴...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各位参加短期出家的善男子信女人们: 记得在今年春夏...

【推荐】男女间交往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

白色的蟑螂

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你是灭色取空,还是离相清净

假观的智慧,第一个就是相状。因为如是相,你才能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