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签是怎么回事

2012/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签的啊?总是要费一番精神解释,现在虽然少了,但还是有一些新来的会问。而有一些居士,虽然听了很多道理,但是还是不明白。可见这是国人思想深处一个根深蒂固的事情。

不是说求签有灵或没有灵,或者说完全是假的。事实上是有的时候有灵,有的时候会没有灵。有一个法师解释说:这要看你的诚心,心要静,求签就是自心的感应。这也许是一种道理。但绝不是菩萨来显示。佛在《遗教经》中早已明示: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因为这是邪命自活。菩萨怎么会违背佛陀的教导呢!

有的人会说,求签可以给人指示一个方向,有人也会说,可以给人一种慰藉,这实在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模糊的观念。其实有限的签中(不管是三十六签还是一百零八签)所说的事情实在也不够说明这纷纭变化的世间,错综复杂的世事何至万千,这点签怎么能给人指示清楚呢?而签中既有报喜的,也有报忧的,何来慰藉之说。只可以说,求签能满足有些人的心理需求。值得提醒的是,诸位最好不要去乱求签,除了给求签解签的钱不算,有些不好的人还利用恐吓、欺骗的手段来骗取你更多的钱财。

根据佛教的业力果报的道理,求签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趋吉避凶,只是一时的,好比躲债,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伟大的慈悲的佛陀教导我们,应当努力修行正道,多忏悔过去的业障。改往修来,行善积德,广结善缘才是得到吉祥平安的正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星云大师《佛教奇理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

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教词典】佛语

(杂语)佛之言语也。佛语法门经分别佛语非佛语之法门...

【佛教词典】二缘舍菩萨戒

【二缘舍菩萨戒】 p0036   瑜伽四十卷十九页云:略由...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

浅说佛教八苦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