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智谕法师  2013/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大家在平时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心安神宁地念佛,失意的时候也需要心安神宁地念佛。

人们往往是得意的时候,得意忘形,心情浮动,无法自制,把佛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失意的时侯,则是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佛号也忘记了。这样念佛是没有用的。

你若是得意的时候,能够心安神宁地念佛,失意的时候也心安神宁地念佛,那才是了生死,求往生之路。如果能够这样念佛的话,当然,在没有烦恼的时候,能够心安神宁地念佛;即使有烦恼的时候,也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了。如果有烦恼、无烦恼都能心安神宁地念佛,当然无病痛的时候能心安神宁地念佛,有病痛的时候也能心安神宁的念佛了。千万不可在有病的时候,只知道在病床上辗转呻吟,不知道念佛;没病痛,身体舒适的时候,却乱打妄想,忘记了念佛。假如你有病、无病都能心安神宁地念佛,当然,在生的时候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临命终时也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了。大家如能念到这个地步,你想,怎能不往生呢?

所以说,平时不可计较人我是非。大家想通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平时你所想的、所做的、所思惟的那些东西,都是障碍你心安神宁地念佛的。

有人说,念佛很容易,一句佛号阿弥陀,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简单。要是不下一番苦功,根本不能把一声佛号念好。

你能够心安神宁地把佛号念好,那是你的佛性,已经分分显现。你的佛性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的佛性是无碍的,不被任何物质所障碍的。阿弥陀佛也是无碍的,没有障碍的,所以无量光横遍十方,无量寿竖穷三际。你的佛性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

或者有人说,“我不知道我的佛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没有样子,它不受“有”的障碍,也不受“无”的障碍,一切无碍,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看到的,念佛堂上有大磬,磬是色法,是有纸碍的东西。我们敲一下大磬,声音自然出来。那声音不受色法障碍,也不受心法障碍,不受一切障碍。那个就好比你的佛性。既然一切障碍都没有,它自然横遍竖穷。

我们的佛性,好比那声音一样,平时你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它没有面目。没有面目,才是它的真面目。你只要至诚恳切地念一句阿弥陀佛,它就出来了。好像那个磬,你敲一下,它的声音就出来。两者是一样的道理。要是你不敲,声音不会出来,同样,你不念佛,佛性也不会出现。

佛性念出来以后,它不受得意的时候的障碍,也不受失意时候的障碍,不受烦恼的障碍,也不受无烦恼的障碍;不受病痛的障碍,也不受无病痛的障碍;生不障碍,死不障碍,那叫往生极乐。希望大家珍重!珍重!切实珍重!那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慧命,也就是阿弥陀佛。

我常听人说,念佛太容易了,不过是一句阿弥陀佛。但事实上;不见得那么简单。念佛法门是行门,须要切实去行持,不下一番苦功夫,怎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若是你一点修行的功夫都没有,而能了生死,那一切众生都没有修行也都能了生死;一切外道没有修行,也得了生死,也得往生了。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假借修行的功夫,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七天念佛,就是要下苦工夫修行,要心安神宁地念你那个佛性。心安神宁不容易,可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心安神宁。什么办法呢?就是“念佛”,一心不乱地念佛。心安神宁和念佛是相依而起的。一心念佛,自然心安神宁,心安神宁才能把一句佛号念好。

只要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自然能达到心安神宁的地步。大家觉不要轻视念佛法门,平时念佛必须往这个地方用功。虽然境界很深,它的究竟处叫无生法忍、寂灭忍。我们凡夫不容易办到,可是也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凡夫最低限度要往伏忍方面修,把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妄想都伏下去。七天念佛往这地方用功看一看,你能做到多少?假使你能做到一分是一分的收获。大家佛七以后,回去也往这个地方努力,那么你念佛才有用;不要把一声佛号,仅仅挂在嘴皮子上,一定要心口一致才行。

平时不要和人家计较,要知道忍让。为什么要忍让他呢?为了要使自己的佛性圆现,为了要使自己的法身慧命圆现,所以应该不计较人我,放下一切,竭力忍让,老实念佛。

往生西方是什么意义呢?就是使你自己的法身慧命的圆现。世间人都是凡夫众生,自然是非心、竞争心、憎恶心都很重要。但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你如果遇到强横的人,不妨忍他三分,让他三分,甚至敬他三分。若是你和他计较,那你不过是葬送自己的法身慧命罢了。

大家记住,无论到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要心安神宁地念佛。到了临命终时,百苦交煎,你要是做到心安神宁地念阿弥陀佛,一定可以往生极乐。

释迦牟尼佛说,临命终时要忍苦,正念以待时。病痛当然苦,要忍苦。假使心神狂乱,大哭嚎叫,就不得解脱。所以一定要忍苦。正念就是佛念。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正念,就是念念不要忘记念阿弥陀佛。以待时,是等待时机。等到你最后一口气断的时候,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要认为最后一口气断了就是死了,不是的,而是生到西方去了。众生本无生死,由虚妄执着故,虚妄落入生死,实可怜悯。

我们打佛七,天天用功念佛,为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最后那一刹那。若是能够把握住,突破这一关,你就得解脱了。有一句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天天念佛下功夫,就是等待那一刹那。大家记住,任何人都将有那一刹那到来的时候。如果那一刹那来了,你千万要忍苦、念佛、以待时。这是很重要的。若是那一刹那你把握不住,那么,今后的生死轮回不知将何时罢休呢!希望大家珍重!珍重!切实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道证法师:把世间的杂音变佛声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不惜躯命,正念不动

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

除念佛外还需要受持哪部经典吗

问: 我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是否要选一部经典来读...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行善妙方有十味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佛教词典】空无边处定

【空无边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此定超越色...

【佛教词典】理事

理与事。理指真谛,事指俗谛,亦即无为的真体为理,有...

罗刹女的故事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冒失的檀腻觭

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

【推荐】只要心里有佛,佛都会来护佑你

文殊菩萨问佛:佛涅槃以后,众生用什么来做福田?佛答...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