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2013/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都要威仪具足,所谓“身具德,人必敬”。以下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以及有关参访、入殿、礼拜、出堂等应注意的行仪,略述于后:

一、四种威仪

(一) 行:

1.走路时,应目视前方七尺,不可左顾右盼,不可低头仰视。

2.穿著海青行进时,应该双手操胸。

3.穿著长衫行进时,应该双手下垂,自然摆动。

4.行进间,双手不可置放腰后;不可跑步,若要赶路,可放大步伐,但不可奔跑。

5.行进间,见大德迎面而来,应立定合掌,待大德走过,方可放掌、前进。

6.与大德师长同行,应走在左后方,距离一个肩膀的宽度,不可平行,不可离太远。

7.走出房门,衣服、鞋袜必须穿戴整齐,不可赤脚或穿著拖鞋。

8.如系宗教徒,有法衣在身,不可大包小包背满全身,僧袋应当背于右肩。

9.如非诸山方丈,不可挂念珠行走。

10.行进间持经本,应双手捧持。

(二) 立:

1.站立时,应前八后二,抬头挺胸,姿势端正,不可倚墙靠壁,不可双手叉腰。

2.与大德同在时,不可站在大德的上首、高处、对面,或与大德并排而站。

(三) 坐:

1.坐下时,要平肩、收齶、双眼平视、手放双膝。

2.与大德同坐,应坐半座,不可坐满,不可翘腿,并依大德指示的位置坐下,若招呼你与其平坐,应该礼貌遵行,不可违意。

(四) 卧:

睡眠时,要右胁而卧(吉祥卧),不可四仰八叉。

二、参访礼仪

1.寺院参访,应事先通知,并准时到达。到达时,先到客堂报到,然后向主事者行礼,由知客法师引导至佛殿礼佛。

2.参访日期、时间一经确定,则勿随意更改,以免造成安排的不便。

3.离开寺院时,应到大殿向佛菩萨告假。

三、佛殿礼仪

1.入殿时,若从右门入,应右脚先进;若从左门入,则左脚先进。

2.入殿后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

3.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讲话,不可相互送礼,有事须退出殿外讲说。

4.不可随心所欲进出佛殿,更不可衣冠不整。进入佛殿时,应操手行走。

四、礼拜行仪

1.礼佛时,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侧目。

2.在佛殿礼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则应在东西两单礼拜。

3.礼拜大德师长,应至佛殿,如于路上、客堂、饭厅,或大德参禅、打坐、剃头、卧病时,不可礼拜。

4.礼拜大德不可于高处拜,或于大德背后拜。

五、出堂礼仪

1.出堂是大事,分个人及团体两种。个人出堂必须请假。如系早上出,晚上归,可向直属主管请假,如系长假,必须向纠察、客堂及相关职务人等请假,而且必须搭衣。

2.请假在外,不可于俗家或信徒家中夜宿,除非当地没有寺院道场。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行立坐卧、言谈举止中皆可表露无遗。佛门中其实不只四种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威仪不仅能调摄修道者的身心,尤其可以行无言的教化,例如昔日舍利弗为马胜比丘进止有方,端正的威仪摄受而归投佛陀座下,威仪的重要,由此可知。所以学佛修行必须重视威仪的训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四众道场药言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

【佛教词典】琉球佛教

琉球,又作流求,岛人自称冲绳。明代有中山、山南、山...

【佛教词典】十劫须臾

指久远之十劫时间即如短暂之一念须臾。此乃依华严十玄...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

星云大师《临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病得很久,病得很重,我请...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睡觉时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静自在,有的人打呼噜睡觉。北方人有一句...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