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广化老和尚  2015/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太子是佛门里的大护法,他的父亲就是毗沙门天王,也是佛教的大护法,尤其在密宗封他是财神护法。有一天,哪吒太子就告诉道宣律师说,现在是像法和末法的时代了,一般出家人不修禅,不诵经,只是造寺院,这大概不是比丘分内所应做的事吧。既然比丘的份内事不是在造寺院,那么比丘的正业是什么?《事钞》云:《僧祇》供养舍利、造塔寺,非我等事。彼国王、居士乐福之人,自当供养。比丘事者,所谓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下)

《僧祗律》记载迦叶尊者所讲的话是在佛圆寂后,迦叶尊者对比丘所说的话。佛圆寂了,有些弟子们,就忙着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告诉他们,造塔、供养舍利,不是比丘所应做的事情。那些喜欢植福之国王与居士们,为了求福报,自然就会去做。那么比丘所为何事?“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就是结集经律论三藏,使佛的教法能流传后世,代代相传,佛法就不会很快衰减。《事钞》云:《三千》:沙门业者,诵经、坐禅、劝化众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中)

三千就是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三千威仪是它的篇名,这段文是从其中摘录出来的。出家人的正业是诵经、坐禅、劝化众事。坐禅有两种,一般是参禅。参话头是坐禅,修观也是坐禅。念佛还是坐禅,但散心念不叫禅,要定心念,就是《观无量寿经》的观想念佛,这才是禅。“劝化众事”就是劝导在家居士们修善业起塔、造庙、供养僧众、护持佛法。这些都是出家人之份内事。

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假如出了家,不诵经、不坐禅、不劝化众事的话,表示没有得到出家的利益,虚度此生。尤为甚者,由于虚受众生之供养,没有真正修行,将来还要受苦报。《资持》释云:“《三千》中:明三事是出家业,义兼持戒,不出三学,自他两利。徒生死者,空无所得故。或受苦者,彼谓袈裟离身,腹破食出。不尔,则堕狱等。(《大藏经》四十·四一五中)

虽然在《三千威仪经》中说“诵经、坐禅、劝化众事”是比丘之份内事,但是其中的意义应该包括持戒,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修学内容,自利利他。假如不依教修行,就虚度此生,无法得到修行利益——证果。或是承受苦报,在现生却除袈裟时,腹破食出,若不如此,死后即堕地狱。所谓“袈裟下失人身”之谓。

摘自《戒学浅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化老和尚文章列表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锡杖的表法含义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

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佛教词典】三力

(名数)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

【佛教词典】慈无量

【慈无量】 p1265 显扬四卷一页云:一、慈无量。谓慈心...

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

众生都是凡夫,难免起烦恼,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起...

极乐世界离开了八苦

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