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慢心的过失

净界法师  2015/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高慢的——老参!问题是:我们本来是没有资粮才学佛,每天忏悔业障、拜八十八佛,积集资粮、布施持戒,诶…有一点资粮了,开始高慢了。

在《唯识学》上说:一个菩萨开始高慢时──

第一、不见己过:你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当然你就不会调伏了。

第二、不受教诲:别人给你一个如法的教诫、劝谏,你再也听不进去了。这样的人,迟早要栽觔斗,因为你自我反省的力量消失了;你没有自我反省,别人在帮你反省、帮你劝谏你又不听,那你的烦恼,当然就不断的增长广大了。

我们讲一个历史故事,给大家体会高慢的过失:

在汉朝初年,有一则很有名的淮南王叛乱的故事。

这是在汉朝开国初年,一个最大的诸侯王的叛乱,它牵涉的人之广,以及层级之高,是历史上少有的。

讲到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刘邦他打下天下以后,他晚年的时候,其实吕后就大权在握,当然汉高祖一死,吕后就全部掌握大权了。吕后掌权之后,她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她增长吕氏家族的气势,广泛的利用吕氏家族来做官。第二个、诛杀汉氏的宗亲,特别是汉高祖的儿子,她只要不欢喜的,就把他杀掉。汉高祖有好几个儿子,有七、八个儿子,杀到最后只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四子─后来登位的汉文帝,第二个是皇八子,就是淮南王。

汉文帝为什么没被杀害呢?因为汉文帝这个人:个性很敦厚,历史上说这个人勤俭刻苦、崇尚无为,他的个性是与世无争的。他做皇帝的时候匈奴来打他,他就是和解…就把公主嫁过去,用和亲政策;和亲政策不行了,匈奴继续打,顶多把他赶出去,赶出去就不再追了,赶快收兵了。他完全是一个无为的思想,当然在那个时代无为是对的,因为汉高祖多年的征战,老百姓很辛苦,让大家好好的休息,所以有这个文景之治!总之,汉文帝是一个很谦卑、很包容的人,勤俭刻苦、崇尚无为。

但是他弟弟皇八子就不同了,这个皇八子淮南王,很小的时候,他的生母就死掉了,所以他是吕后一手把他带大的,他仗恃吕后的权势,历史上说这个人嚣张跋扈,完全不把他哥哥当一回事。

《史记》上讲淮南王,他有三大过失:

第一个、自订法律─他在诸侯国里,不用汉朝的法律,自己定法律,这是不合乎礼法的。

第二个、戒严清道─他身为一个诸侯王,他出巡的时候,每一个老百姓都要跪在地上,等到诸侯的车子过去,这个是只有皇上才用的礼节,所以他是僭越礼,戒严清道。

第三个、出言不逊─讲话很不客气了,甚至于对汉文帝讲话都很不客气,但是汉文帝,因为兄弟都死了,就剩淮南王,一再的包容,让这个淮南王的内心不断的高举,终于产生了叛乱,后来因为事迹败露,就被汉文帝的中央军队给消灭了。

淮南王被抓之后,汉文帝没有杀他,念着兄弟的感情,削掉他的爵位,贬为平民,然后把他贬到四川巴蜀之地。

不过《史记》上记载:淮南王叛乱以后,非常的后悔,他临终之前说:我以骄慢,不见自过若此,我怎么都不能体会我哥哥对我那份的宽厚呢?还如此骄慢,竟然见不到自己的过失。后来他就绝食不吃饭死掉了。

淮南王是有才华的人,诸位看历史…他作了很多的著作,但是他因为高举的缘故──一个人高举,最可怕的是什么?看不清自己的定位,产生非分之想!

我们会产生很多的烦恼,是跟高举有关系的,因为你高估了自己,然后你就会产生非分的追求;所以一个人高举以后,你所成就的功德,就很容易破坏掉;因为你躁动不安,你不能安份了;不能安份,功德就不能够继续增长。

菩萨他一旦高举,就像一个人饮痴水一样,看不清楚东西南北了,就像沉溺到大海里面,他再也看不到前方了,这就是高慢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若不观心,略有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如《像...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你该生长在哪里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

巨人与蚂蚁

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杀戒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肉食吗

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

【佛教词典】华严经探玄记

(书名)二十卷,贤首撰。华严经之注释,第一卷开教起...

【佛教词典】有相毗钵舍那

【有相毗钵舍那】 p0553   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云何...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对于学佛的青年,怎样突破父母辈的阻碍

问: 到极乐世界后,在六道所造的恶因还会继续受果报吗...

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如何摆脱同性恋

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

犯戒后在佛前忏悔可以吗?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