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障清除的表现

2013/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障清除的表现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做消业障。很多人觉得做的越多,就表示自己业障越轻,所以,今天就讲讲,怎样才算业障减轻了。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数目,放生要讲金钱,布施也讲金钱。论坛上有人诵地藏经三千部,那是很了不起的,每部地藏一般要诵1个半小时。而有些人把工资除了维持日常外,剩下的就是拿来放生了。每年放生好几万,救命无数条。那么业障消除了吗?业障消除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人诵经,因为求婚姻,求孩子,求爱情,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而且也真的达到了。八苦中求不得是一种业障,但是求得了,不代表业障消除了。很多人说,我诵经很多部,参加法会无数场,参加灌顶无数次,放生无数人民币,业障应该消除了吧。先讲个故事,当年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建寺无数,斋僧无数,该有功德吧。”达摩说:“实无功德。”为什么实无功德呢?功德不能向外求,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向外求的,是福德。所以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菩萨不会和凡夫算账,也没有说过说你念多少部我消你业障。当然,能诵三千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起码要有很强的定力。业障和你读诵经典多少没有关系,礼拜的数目没有关系。跟你的心有关系。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学佛,不过是为了现世过的更好,根本不想出离,那么你不是修行佛法,不过是在修行世间法。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智慧就会升起。智慧是每个人本有的,不用向外而求的,书本不会给你智慧,经书乃白纸黑字,如何度人出离生死,只啃经书,不肯从心底下功夫,那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修行是用在刀锋上,是在烦恼,是非升起的那一刹那,看看你能不能觉知,降伏。有些人虽然懂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懂了各种名词,但是当下的烦恼却降伏不了时,只能说明我们都是研究佛学,不是学佛了。研究佛学不能减少你的业障。时刻观察自己的念头,让智慧升起,这就是学佛的根本。而不是天天啃书中不肯出来。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无法慈悲,因为执着于一个我,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很多人虽然啃了很多经书,也知道了慈悲的含义,但是慈悲不是嘴巴上讲讲就过去的,而是真正实行的,才能发觉自己够不够慈悲。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呢。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生起。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佛教徒应该发菩提心,但这种心不是嘴巴念念“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就是的,而是要切实的去实行的东西。我们诵经时也懂得回向法界众生,但是也许“法界众生”对我们来讲只是四个字,简单念过而已。因为菩提心还不够。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的恭敬心就会生起。业障凡夫都是看自己很了不起,看大家都是凡夫,唯独自己是菩萨的。而真正的菩萨,则是看自己是凡夫,看别人都是菩萨。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说明我们业障并没有消除,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那时你的业障才减轻。佛经中记载,有个常不轻菩萨大家知道吧。

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生起的时候,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如果学佛后,你越执着,越我慢,越贪心,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为什么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是本有的呢,本有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具足一切,只是自己被障碍,蒙蔽住了而已。修行就是要露出我们的庐山真面目,去除我们的执着,妄想,分别,那如来藏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无始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怎么办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在《念佛法要》...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

积极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

警惕九个吃菜的误区

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有多种保健功...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佛教词典】真如内熏

谓真如内熏无明,因而生起净化的作用。...

【佛教词典】顶光

即佛菩萨顶上之圆光。又称后光。据大阿弥陀经卷上载,...

念佛法门要注意些什么

问: 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吉凶谁来定

人到了迷惘的时候,就会想要算命卜卦,求神问路。签条...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为什么楞严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他把楞严咒的一个持诵的方法,跟...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