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2013/10/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代染念。日久功纯,即有念而达无念,念既无,云何妄?妄念一断,生死自了。

二、念佛须备资粮

信愿行三,往生资粮,资粮具备,遨游乐邦。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己本觉,是心是佛;信佛愿力,定来接引;信佛胜智,不可思议,有感斯应,圣言不虚。

(二)生死海中,愿为能渡,愿生西方,见佛闻法;乘愿再来,普度含识;不为自求,人天福报。

(三)持名正行,心佛不二,佛生于心,声出于口,返闻于耳,复还于心。六根都摄,净念相继,循环不绝,万修万去。

三、念佛四遍

念佛法门,遍行一切,人法时处,无不赅摄。

(一)遍一切人:老少男女,贫富贵贱;法界有情,皆可念佛。

(二)遍一切法:教律禅密,统为摄心;一句弥陀,万法归宗。

(三)遍一切时:忙闲寒暑,苦乐无记;二六时中,皆可念佛。

(四)遍一切处:行住坐卧,热闹僻静;默念出声,随地从容。

四、念佛四诀

念字从心,不仅用口。今为现在,莫管过未。念兹在兹,自得心开。欲知其诀,口耳声意。

念佛四诀:

(一)口须清清楚楚。

(二)耳须明明白白。

(三)声须匀匀净净。

(四)意须绵绵密密。

五、念佛四要

六根都摄,净念相继;意根最要,从这里入。怎样摄意,看表自知:

念佛四要:

(一)要虔诚,最忌欺伪。

(二)要恭敬,最忌贡慢。

(三)要恳切,最忌虚浮。

(四)要专一,最忌杂乱。

六、念佛十法

念佛方法,都为百种,兹约十法,可以会通:

1、高声念。2、低声念。3、追顶念。4、金刚念。5、默忆念。6、参究念。7、观想念。8、四字念。9、六字念。10、晨昏礼念。

七、念佛四不

有心贪求,便落执著,因药成病,玉琳所诃:

(一)不贪静境。(二)不除妄想。(三)不求一心。(四)不希瑞应。

八、念佛须修三福

世出世间,修福为先;净业正因,功不唐捐。

(一)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九、念佛须具忻厌二行

(一)厌离行

娑婆秽境,众苦共集,生老病死,怨会爱离。

所求不得,忧悲烦恼,富贵恩爱,缘尽谁保。

(二)忻乐行

求生净土,为救众生,七宝庄严,万种清净。

金地琼林,莲花化生,见佛闻法,载乐载忻。

十、念佛往生在临终一念

生寄死归,一切放下;保持正念,千钧一发。

往生与否?判在刹那;眷属助念,西方相见。

附录憨山大师念佛偈

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

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

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缺欠

佛土全收一念中 便是往生真方便

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自跋

上来‘念佛要义十则’,作于新竹佛教支会,当时听众多不懂国语,不得已随写随讲,提纲撮要,加以说明,以期大众明了,至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识者谅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佛教词典】四种法为菩萨善友

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正法经卷一载,谓众生若修习下列四...

【佛教词典】半者蒲阇尼

(饮食)见半者蒲膳尼项。...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推荐】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参天衣怀禅师大悟。后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