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净界法师  2013/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的妄想,当然他本身的调伏力,就是说,他调伏力够,所以,妄想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干扰,有跟没有一样。

也就是说,你从极乐世界回来以后,你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你叫做不退转。我们讲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你该受业报的你还得受,但是你在受业报的时候,你不会受这个果报,快乐痛苦的果报的影响,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你心中那个道法的力量很强,妄想已经处在你的控制当中,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在受这个果报就像游戏人间一样,是有受跟没受一样。别人看他还是有受,但是他自己觉得他根本就不受,他自己觉得不受。这个地方是不一样,这个妄想是在控制当中。

如果你悲心很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我刚刚讲过回入娑婆,初地就可以回来,如果你不着急,可以修到等觉菩萨。但是初地离开极乐世界在四十八愿说,有些人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回入娑婆,他转到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继续学佛法的也是有。

基本上正常情况你到了极乐世界,应该从凡夫到初地,这一段是不会离开,但初地以后就各奔前程,有些人继续在极乐世界待着,有些就转到其他佛国去,到药师佛国,到各式各样的佛国去了,就看你因地所发动的愿,那么游戏神通广学无量法门的三昧,这是第一种,这种一般来说智增上,比较理智型的,他会先充实自己,所以他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到凡夫的世界来,他先到他方的佛国去,继续充实。

那么第二种人他离开极乐世界他会赶快回到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里面历练,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一样。他是初地,他内心有道力了,他心中有光明了,他不像我们业障凡夫,我们现在完全被烦恼障报障,冲击着,我们是处于被动状态,他那个时候生命在他的掌控当中,所以说什么时候回入娑婆看你的发愿,但是极乐世界他提供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它让我们避开从凡夫到了生死这一块,这一块是最危险的,这一块是整个成佛之道里面凶险最多,障碍最大,刺激最大,最容易退转的时候,这一块就是从生死凡夫到了分段生死这一块。我们选择在极乐世界完成是正确的,因为你这一段迈过去,你后面就海阔天空了。

就像佛陀在经典上譬喻说,说你这个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因为它有地心引力把你吸回来,你要用力的划划划,等到你离开陆地很久了以后,你根本就不用划了,你把风帆拿上去,自动的往前走,你只要方向控制得好轻松的往前走,它不可能再退回来了,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地心引力,我们感谢阿弥陀佛的慈悲,因为他让我们逃过了生死凡夫到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一块的风,这一块的生死大海,风浪最大,鲨鱼最多就是这一块。很多人过不去这一段的分段生死的大海。这一段是凶险最严重的大海,所有的船到这里几乎全部沉没,你这一块分段生死的黑海过去以后,后面的大海轻松愉快,你要到哪里都可以。

所以到极乐世界是避开这一块,就是分段生死,这一块是最麻烦,内忧外患,你内心的烦恼干扰你,外在的业力,老病死也干扰你,你过去的怨亲债主也不放过你,真的内忧外患,而我们善根薄弱,所以面对这么多问题真的是很难,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表示你就一定要在极乐世界成佛,但是起码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这一段,这个是很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

黄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

【佛教词典】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第十一

亦名:安居策修篇 子题:安居约法有四、安居时有三种、...

【佛教词典】牛皮

牛皮虽贵,然披之于身,经日久照,则益加牢缚,难以开...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12种帮助排出湿气的食物

出现这些状况,小心湿气上身: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

受完戒后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

就是说我们曾经造了罪业,当然我们应该要忏悔改过,重...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念佛动中修,要修到什么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