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留你的恶业过夜

2014/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留你的恶业过夜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位女士家里做客,那位女士买的房子位于北京的郊区,那次做客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间非常洁净的房子,从窗户玻璃到做饭的灶台,从里到外,我想我只能用一尘不染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完美的象广告里的样板房。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位女士并不是第一天搬进这里,她已经在那里生活了两年零七个月零八天。在这两年零七个月零八天里她成功的保持了房间的本色不变。

每一位来访的客人都被要求换鞋进入。在每一个客人离开之后,她会非常仔细的把地板擦干净,她不会允许一根头发在自己的地板上留宿。

当然我并不打算号召大家向这位女士学习,不过我想她的精神还是对我们有所启发,假如我们可以象她那样,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都检视一下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为,看看这一天有没有什么很不好的事情发生。有没有造下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恶业。假如有的话,及时把他清理掉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作任何事情都要拖拖拉拉,在一次暑假里,我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用在玩儿上,每一天,我的母亲都要告诫我,离暑假的结束又近了一天,不过每次我都置若罔闻。等我发现自己只剩下两天时间来完成堆积如山的暑假作业的时候,我才开始忧心不已。那次我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最后还是未能如期完成我的暑假作业。本来我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来完成它,可是我没有,结果就是到了最后你会无法收场。我们的恶业也是如此,当你发现他已经成长为你无法对付的猛兽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在你身边潜伏很久了,只是你一直没有在意。

当你做下一个恶业的时候,就象是你的屋子的墙上裂开了一条缝,假如你不及时处理的话,那条缝会越来越大,最后屋子会倒塌,你会被压在下面。

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你不应该允许自己的恶业留宿,你应该坚决拒绝任何恶业的留宿请求,你应该毫不留情的对它说:NO。然后请他出门。

当然,首先你必需知道什么是恶业,否则你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你还有很多恶业没有清理,你可能把大件的垃圾扔了出去,不过地板上还有些头发你没有清理出去。不要轻视任何微小的恶业,一个裂缝可能让整个大坝崩溃,只要给他充分的时间准备。

辨认恶业需要智慧,贪嗔痴会乔装打扮以任何你喜闻乐见的面目出现,你要做的是辨认出他们,并且请他们出门。忏悔就是请他们出门的最好方式,有的人经常跟我说:“我没觉得自己做过恶业”,或者“我找不到自己做过恶业”。我想他大概认为只有上街砍人才属于恶业。

仔细观察你的每一个心念,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他背后的主使者,你会发现你一天之中多数念头的背后都站着贪嗔痴,而贪嗔痴的背后则是无明。对于刚刚步入佛教的人来说,你可能只需要清理那些较为明显的恶业,很多细微的恶业你可能根本无从觉察,无法觉察就无法清理。

每一天当你修行结束的时候,想一下自己今天的行为是否有有违佛法之处,假如有的话,你应该及时忏悔,最好的方式是念108遍百字明,假如你没有时间的话,至少也要诚心忏悔,这会起到阻止你恶业继续生长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五福的意义

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

此生就是来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过了,你们的功夫怎么样呢?有没有进步呢?...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佛教词典】一相三昧

(术语)禅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

【佛教词典】众

(术语)梵语僧伽Sa?gha,此译众,旧译家谓四人已上之...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人生之意义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