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净界法师  2014/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五大类,就是我们说的五乘的修学法门。

这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修学的重点,把它分成三大重点,就是你整个一生当中,从一种颠倒凡夫到临终的正念,主要你一生当中,你必须做三件事情:第一个就是处理业力的问题,我们在三界当中的流转,我们会因为一念的颠倒,受到外境的刺激,我们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

当然这些罪业,有些罪业已经得果报了那就没啦,但是有些罪业并没有得果报,它是处在一种沉淀的状态。但是不幸的是,我们今生有时候又去造作,今生的造作杀盗淫妄,它就会把过去已经沉淀在深海当中的这些所谓的业种子,又把它给激发出来,这个就是要小心。今生的业力再激发过去的业力,就形成一个强大的业力了。

很多净土宗的学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盲点,他完全不管业力,怕啥啊,带业往生,这句话会害死你。古人对带业往生是有明确定义的,带业是带业种,你不能带现行。什么叫业种呢,就是这个业力,毕竟是经过你忏悔对治以后,它是一种《楞严经》说的,它是一种沉淀下来的业力,它不能是一种活动很强盛的,一种炽盛的现行,不可以。

我们过去因为一念的糊涂,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可以理解。生死凡夫,你没有学佛法,你心中没有道理的支持,你当然是跟着感觉走。所以你在学佛之前,所造的罪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明白道理以后,你没有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的辗转增盛,你就要小心了。

业力最可怕的就是,数数现行,深深好乐。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扛不住这么重大业力的刺激,你扛不住。所以我们往生的人,如果你有志于临终往生的话,你一定要在你生命还在的时候,你一定要至少要有一次的、两次的、三次的加行,好好的处理你的业力的问题,因为你现在还来得及,你身体还健康,精神还在。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些业力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这第一个,业果不失。

你房间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不扫除它,它不会自己消失掉。你只是念佛,你是把它压住,如石压草,你要去忏悔,要去对治,所以你现在只是用佛号去压它,临命终你不一定压得住,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会增长广大,因为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不想改变,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念念的随喜,因为你没有忏悔,表示你内心没有反转,你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在跑。

所以你很可能,会造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你不断的去激发这个业力,所以到临命终的时候,你根本连提起正念的机会都没有,临终的时候,你看业力重的人,没有经过中阴身,直接到三恶道去了,直接!

净土宗我们必须要争取在阿弥陀佛没有现前之前,你一定要让你的身心,保持风平浪静。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已经是负担够重,已经内忧外患,即便没有业力的干扰,也已经够你受了,你要失去你一生当中熟悉的人跟环境,你要面对一个不知道的未来,你的心中已经是压力够大。

所以你没有必要再用这么大的业力来刺激你。所以我们往生的人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你才有助于提起正念,这是你要注意的。诸法因缘生,临终的环境是你自己要去规划,要去布局的,它不会自然出现。

所以我们透过不断的忏悔,不断持戒,慢慢的我们把重大的罪业,一次一次慢慢慢慢的,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慢慢把它沉淀下来,你不一定要把它完全忏干净,但起码你必须把它忏成不增长业,这是往生的最低标准。

在你的生命当中,不允许有重大的业力来主导你,除了你往生的力量以外,所有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你都必须要把它处理掉,让它变成一种没有得果报力量的不增长业,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为临终做好准备,把临终的障碍,把临终的地雷,把它清除干净,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

只要遇到了净土法门,就没有空过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

【佛教词典】一实境界

(术语)悟一实之境界也。占察经下曰:一实境界者,谓...

【佛教词典】西子昙

(1249~1306)元朝临济宗僧。浙江仙居人,俗姓黄。幼...

为啥是我得癌症

【按】复旦女教师于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但这篇《为啥...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斌宗法师《八苦》

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人和篇》

节省可以医贫,满足可以医贪 恬淡可以医躁,宽厚可以...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