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  2014/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

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医药的财施与拔济怖畏的无畏施,还有法施,即知识道理的教导、方法技术的传授,或是讲说佛法勉励怯弱者,使他们身心健康,能凭自己的能力自给自足,甚至有能力帮助他人。

2.爱语摄,指依众生的根性而用其能接受的言语来导正其不正的行为,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依随菩萨行道。“爱语”并不是说一些谄媚、奉承、虚伪、言不及义的语言,而是要讲说佛法让他人受用。例如,让人了解慈悲、向其解说戒行、告诉他如何忍辱,使众生心安而明义理,生生世世受益不尽。

3.利行摄,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可以说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付出心力、减轻他人的辛苦、利益他人,这就叫作“利行”。

4.同事摄,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同事”行不但是对各种领域、阶层的人,讲说他们熟悉的话题、语言,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并感同身受,如此才能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在动机、语言、行为方面多加检点,处处克服自我中心,替人着想,那么,我们又何愁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在生活中实践“布施”,可以建立起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从而控制现实生活中贪婪的占有和自私的欲望。

在生活中实践“爱语”,带动社会大众形成生活中的语言艺术,说话如春风拂面,会给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真正做到了“语言美”,现实生活中互相争吵、漫骂、恶语等现象就逐渐减少。

在生活中实践“利行”,不分事情的大小,不计劳动报酬,只要是对别人有利益的事就毫不犹豫地去做,从而建立起社会大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对待工作马虎了事、敷衍搪塞的现象就不会存在。

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同事”的要求,就能在彼此间建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氛围,现实生活中家庭、同事、邻居、领导与被领导间的纠纷和矛盾就会得到缓解,大家能够和睦相处、互惠互利。现实生活中的互不信任,谋取暴利,欺骗别人钱财等现象也就没有了产生的根源。

总之,社会大众如果能将“四摄法”运用到生活工作中,通过“布施”建立起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爱语”养成语言的艺术,通过“利行”培养起对社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通过“同事”树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么,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就能得到化解,社会也一定会逐步走向祥和安宁的和美之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方法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药师佛健康长寿七法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胆经;按摩心包经;...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佛教词典】常没众生

即指常沉沦于迷界,不得出离之众生。又作常没凡夫。北...

【佛教词典】五种拔济差别

【五种拔济差别】 p0276 杂集论十三卷十七页云:五种拔...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

把妨碍修行的事统统放下,功夫自然就现前

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