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2014/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所有的外境悉是吾人的业心识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唯心造。基于这一认知,吾人于一切时处,应如是观照:当逆顺境界现前的时候,体认这一境界即是吾人心识之映现,透过境界了解吾人业识心。

既然境界由心所变现,那么心识的改变,自然令境界作相应迁变。故吾人欲改善外境首先要改善心念。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以善业真如熏习业识心,心转则境界转。于一切转境方法中,求其下手易,见效速的方法无过于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此六字万德洪名,凝聚佛境果觉,对吾人心识的净化,业障的消除,有不可思议之效用。以净信心持念久久,自然云开日出、晴空万里。人事环境亦不期然随之转好。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授手接引往生净土。由因推果,由果溯因,吾人静心谛审,于念佛感应之道,思过半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净土之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

所有的佛教宗派祖庭,基本上都在西安,只有一个宗派天...

心量大能量就大

在心量和能量之间,心量是基础。你有这么大的心量,才...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吃粥有十种好处

粥有十利,这十种好处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佛教词典】西堂

(职位)禅林称当寺前住之人名为东堂,他山退隐之长老...

【佛教词典】河淮

(地名)河者河北。淮者淮南。支那天台之鼻祖,北齐慧...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真我与假我

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

佛陀的十号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

这五种习气,你是不是样样都有?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贪不到...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