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我与假我

2012/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虽明知退步可以海阔天空,然而由于习气太犟,心里就是很不愿意“退”上一步。

不甘人后——这是我执的表现,在修行中有想要超越别人意识的时候,其实便已有了二元的对立,脱离修行的正轨---违背了喜无量心的善意;违背了不二法门的要求;违背了常见已过即与道相当的古训,必定为境所转,可以说欲胜还负。于此可见,古德说“我”才是修行人唯一的对手,诚哉是言。若能战胜自我,就无有对手,一切障碍必然攻无不克。

圣人与凡夫的区别,从某个角度讲就是他们的“方向感”不强所以无有比前对后的计较之想,反而常有喜见别人进步并倍加赞扬,善借鉴别人的错误而自我警惕,于是乎可以轻松进退、自然转身。可谓大智若愚。

修行人若常能发现自身问题,就可能一步步明白“我”的内涵其实并不象想象中完美。不过只要愿意去忏悔,就有使自已的人格真正完美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可能第一次忏悔,习气并不能完全去除,还做不到完美,但只要坚持反复忏悔,那就是肯迈出战胜自我的第一步,习气就果然会明显降低,这时你会发现有很多事一旦着手去做往往没想象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已解开了些心结,解开了生命的一些束缚。如同脱轨的车终于复位了,信心自然增加。信心源于努力,于此可见一斑。

导师说大宇宙是个大生命,有无限的可能。从佛菩萨到六道众生皆因众生的心态而成;天堂、地狱为众生心态所感召。

当真我抬头时,即与佛同一鼻孔出气:当真我展现,循声救苦、悲智双运即是观音;当回真我展现,自我净化,即是地藏菩萨、药师佛深入我心中救度里中的地狱众生——贪嗔痴:当真我展现,遍一切处,随缘显德,即是普贤;当真我展现,高悬慧剑、光照寰宇即是文殊;当真我展现,净若青莲,出於泥而无染,即如处在红尘中的净土、娑婆里的极乐。

当假我抬头,即与灾难并肩同行:当假我当道,嗔火攻心即同刀光剑影的战场、苦不堪言的地狱;当假我当道,贪婪垢秽何异于自埋于垃圾堆中、任由恶鬼横行?当假我当道,犯愚痴之过,不信因果佛理,甘为欲所奴役,岂非如同畜?

假“我”是生命灾难的主子,它在“缘生”这块土地上,播下了身语意的种子,造种种染业,于是乎昨天的因成就了今天的果,今天的果成为明天的因,以因成果、果复为因,无休无止。这一切皆由于有个制造二元对立的“我”。此假“我”当道,则如师所说,人就不能当家作主,无有自由分,只能随境哭笑,却又懵然不知,犹如痴人。正应了佛之垂示——“我”既不亡轮回无尽。

智慧的佛菩萨让真我当家,对他们而言因果同在当下,心一不安便知有罪。故佛菩萨教导我们,假如能在一切顺缘逆缘中不失本法——安祥,其实已是自我掌控。

所以说修行者修的正是当下的妄“我”、垢“我”,这样真我自可如云无寄,方有自由自在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有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决定的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不要让车轮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驾驶中小心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别去...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

【推荐】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佛教词典】提婆达多

(人名)Devadatta,又作提婆达兜、禘婆达多、地婆达多...

【佛教词典】善逝

梵语 sugata,巴利语同。为佛十号之一。音译作修伽陀、...

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这个打警策是考验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过了...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用数息观来念佛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