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慧远大师  2014/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非夫通才达识,入要之明,罕得其门。降兹已还,或有始涉大方,以先悟为蓍龟;博综内籍,反三隅于未闻;师友仁匠,习以移性者,差可得而言。请试论之——

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论。凡在九品,非其现报之所摄,然则现报绝夫常类可知。类非九品,则非三报之所摄。何者?若利害交于目前,而顿相倾夺,神机自运,不待虑而发。发不待虑,则报不旋踵而应。此现报之一隅,绝夫九品者也。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之,相参怀佛教者,以有得之。

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故曰“贞祥遇祸,妖孽见福”,疑似之嫌,于是乎在。何以谓之然?或有欲匡主救时,道济生民,拟步高迹,志在立功,而大业中倾,天殃顿集。或有栖迟衡门,无闷于世,以安步为舆,优游卒岁,而时来无妄,运非所遇,世道交沦,于其闲习。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爱体仁,慕上善以进德,若斯人也,含冲和而纳疾,履信顺而夭年。此皆立功立德之舛变,疑嫌之所以生也。

大义既明,宜寻其对。对各有本,待感而发。逆顺虽殊,其揆一耳。何者?倚伏之契,定于在昔;冥符告命,潜相回换。故令祸福之气交谢于六府,善恶之报舛互而两行。是使事应之际愚智同惑,谓积善之无庆、积恶之无殃,感神明而悲所遇,慨天殃之于善人。咸谓名教之书无宗于上,遂使大道翳于小成,以正言为善诱。应心求实,必至理之无此。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寻理者自毕于视听之内。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为关键者也。如今合内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不惑众途而骇其异。若能览三报以观穷通之分,则尼父之不答仲由,颜、冉对圣匠而如愚,皆可知矣。

亦有缘起而缘生法,虽预入谛之明,而遗爱未忘,犹以三报为华苑,或跃而未离于渊者也。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一诣之感,超登上位。如斯伦匹,宿殃虽积,功不在治,理自安消,非三报之所及。因兹而言,佛经所以越名教、绝九流者,岂不以疏神达要、陶铸灵府、穷原尽化、镜万象于无象者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星云大师《善因善缘》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原文】 黄书云云。邪淫者。凡属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问: 师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佛教词典】然灯佛

(佛名)梵名Dipa?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

【佛教词典】有贪

(术语)上二界之贪烦恼也。有者上二界之定,及其依身...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圣一法师方便开示

问答辑 问: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