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净界法师  2015/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这是我们平常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就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就空间上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空间,不管是穿衣吃饭、或者是行住坐卧;从时间上来说呢「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管白天、不管晚上。

修行有静中修跟历缘对境修。

从静中修的角度, 「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就是平常要有个定课,把我们这一句佛,这个本命元辰,在我们要求的定课当中,不令间断,或者是小声念,或者是默念都可以。

「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心中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就是心在佛号专一安住、相续安住。

但是我们总有事情要做,历缘对境的时候,「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有时候我们待人处事,有一些不如意的境界出现,怎么办呢?

就是你在念佛堂栽培的念佛的力量,那个法宝就要现出来。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你平常在止静的时候,栽培那个佛号的力量,就是烦恼现行要用的。

就是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这个「当下」这两句话是很重要,因为烦恼你让它相续,它的势力越来越大。就像这个火,火要烧山,它刚开始要烧的时候,势力薄弱,你一下子就把它给破灭了,你不管它,就森林大火,你就要很多时间才能扑灭它。

所以要紧就是「当下」,你烦恼一点点波动的时候,佛号就马上现出来,转念念佛,折伏现行烦恼。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平常对烦恼罪业的过患,要有很深入的了解,你知道烦恼的造作,所创造出来的罪业,会使令你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决定不能相续的。

所以你对烦恼的过患,要很深刻的去思惟,你才能够快刀斩乱麻的,这个是我们的正行。

有改过、积善的助行跟正行还不够,还要「谦卑」。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我们经常的改过、经常的积善,也经常的信愿持名,我们内心当中的功德不断增长,罪业不断的消灭。但是我们不要产生骄慢,经常产生「惭愧心」跟「忏悔心」。

怎么做呢?

「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即使我们平常能够积功累德、信愿持名,我们觉得还是很浅,不要自己去「矜夸」,矜就是骄慢,夸就是夸大,夸大自己。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讲「谦受益,满招损」。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有些人的功德能够不断的增长;有些人的功德修到一个程度停下来,甚至于开始退步了,没办法增长,他的功德没办法一直增长。为什么呢?

就是这个谦虚跟骄慢的问题。有些人经常保持一个谦卑的心,他这整个过程当中,他的功德能够无穷尽的增长,谦受益;有些人他这个「我」很大,他做一点善事,一定要把事情给讲出来的。

你这样子即使能够修功德,你不能成就大功德的,不可以的,满招损,你折损你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不要去夸赞自己的功德。

这是一个总说,「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这是谦卑的总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推荐】死物上作活计

龙舒居士谈到当时有位长老,叫了明长老。他在为大众作...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

【佛教词典】丈夫志干

指意志强固之勇者,又指堪忍永劫修行,积德猛进之菩萨...

【佛教词典】崔致远

(857~904?)唐代之新罗文豪。庆州(庆尚北道)沙梁郡...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吃对食物就能减少得癌症的风险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妄想的种类及其对治方法

昨天讲到,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