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净界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念师长恩故;四念施主恩故;五念众生恩故;六念生死苦故;七尊重己灵故;八忏悔业障故;九求生净土故;十念正法得久住故。

省庵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他会归成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第一个念佛重恩故,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所以我才能够得到智慧,那么为了感佛陀的恩,我应该要向佛学习,这是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念父母恩故,父母对我有生育养育之恩,我要赶紧成佛我才可以帮助他们;

第三个念师长恩故,由于师长的教导摄受我才明白道理,为了感念师长的恩而发菩提心;

第四个念施主恩故,这个偏重在出家众,因为施主的供养护持,所以我应该赶紧成佛来报答所有的施主;

第五个念众生恩故,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过去的母亲,那么我现在能力不够,我要赶快成佛,成就无量的方便力才有办法去度化他们,那么前面的五个都是依人、依众生而发心,这个就是属于依人发心。

那么下面呢就依法,我们看第六念生死苦而怖苦心来发心,这个净土宗很喜欢用这个生死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有两个观察,这个轮回第一个它是痛苦的,就像火宅一样,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起火的房子里面待,每一个人都想要赶紧离开火宅去树下乘凉,所以轮回对我们只有伤害,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在轮回当中生生世世轮回,每一次的受生都受了老病死的折磨,没有例外的,这是第一个充满痛苦。第二个毫无意义,我们在这个痛苦当中我们得不到任何的增上,关键在这里,我们是越轮回越愚痴,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这个梦越做越难醒过来,你轮回越久,这个睡觉越睡越喜欢睡觉,所以从生死的痛苦的这个法,怖畏而发菩提心,净土宗的祖师很喜欢用生死来激励我们求生净土,这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七尊重己灵故,这个就比较难了,这个理观要强一点,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佛陀也是从凡夫一路修过来的,既然佛陀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否则我们就糟蹋了我们一念心性的功德,所以这个是尊重己灵。

第八忏悔业障故而发菩提心,藏传佛教很喜欢用这一块,它的有传承。一开始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巴尊者成就以后他的弟子问他师父说:您怎么这么用功啊?您老人家从凡夫直接今生成大成就,你老人家动力从什么地方来?密勒日巴尊者他年轻的时候造了很多罪业,他写那个邪咒杀了很多人。他说我以前没有学佛之前造了很多杀业,我心里有准备,我如果今生不成就,我来生直接到地狱去了,所以他这种已做地狱业,云何安稳住?

我发觉善导大师也是大智慧,他也善于运用我们的业障,你看善导大师他的皈依也是这个思考,相信我是业障生死凡夫,我求出无门,相信阿弥陀佛是广大的功德,他一定救拔我。其实善导大师讲这句话没有错,没有夸张,我们的确业障很重,当然我们没有神通,我们看不到我们过去,我们也就不知道怕。所以我们众生只在乎现在,来生有什么样的暴风雨不管的,所以我们一个人没有看到来生你就很难精进,因为你执着眼前,这个人生最大的盲点把今生看得太重要,这是个大问题。但是我们死亡到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然后来生的时候又把今生看得太重要。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想想自己的业障对我们的确有激励的作用,对这种成佛求生净土有激励的作用。

第九求生净土故,这个净土宗就是为了要求生净土,我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我就启发我把众生跟佛道放到我的内心的思考。

第十个令正法得久住故,护法心,这种一般偏重出家众。当然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发出来的菩提心,答案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临终的时候这句佛号提起来,临终的正念严格来说要有三种力量现前,安住空性不随妄转;思维苦谛调伏爱取,调伏力;第三个就是引导力。

净土宗的引导力有两个,第一个引导到净土,第二个引导到佛道,这两个都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净土宗的发愿是把净土当过渡,我们为了成佛所以我们先到净土去,因为在净土不会退转,娑婆世界容易退转,那么这个就是临终的时候三力都要具足。

诸位要知道,调伏力跟引导力是有关系的。你没有理想的目标你很难离开你的妄想,前面没有东西来引导你,你很难放弃现在的东西,但你调伏了以后也会对你的菩提心有帮助,所以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调伏爱取跟导归极乐这两个是有关系的,你如果要求生净土你就必须放弃你的爱取,你放弃你的爱取又帮助你求生净土,互含互摄,这是一个良善的循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睡时念佛修行要诀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

什么叫做「一心」呢

一心,就是全心全意。我们现在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告诉...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是否也有成住坏空呢

问: 请问师父,如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缘起,那是...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行

《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极乐世界可以活着去吗

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对佛门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女儿也不和我亲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

【佛教词典】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全一卷。唐代阿谟伽(即不空三藏)撰。略称焰摩供次第...

【佛教词典】忍波罗蜜菩萨

忍波罗蜜,梵名 ārya-Ksānti-Pāramitā。为十波罗...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星云大师2015年新春贺词

2015年是羊年,过去中国都以三阳开泰来祝福大家这一年...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