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宽运法师  2015/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贵?”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富贵,这富贵是怎么来的呢?在《妙慧童女经》的时候,来请教我们的释迦佛,释迦佛就说,每一位如果想得到富贵的话,要有四个条件,哪四个条件呢?

第一要“应时布施”。大家都知道这布施就是结缘,结缘是应时,什么叫应时?就是人家有需要。假如说地震了,他需要赈灾,那我们第一个出钱、出力、出物。那人家有水灾,我们也是如此。我们都说这布施都有五种,你说你可以用眼睛来布施,用你的面来布施,你可以用语言啊,赞叹的语言,让别人来帮忙也可以,你可以出力,你可以出心,这个都是随缘、随分。那布施的时候,应时的就是需要。就好像富楼那尊者,他知道到偏远的地方去弘法,人家耕田的帮人家耕田,人家起屋的帮人家起屋,人家打渔的还要帮人家打渔,因为人家不知道杀生的不好。

那大家了解了,这个人怎么这么好呢?是谁派来的呢?是释迦佛的弟子。这人家就跟你结缘,人家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所以应时布施,这就是结人缘、结法缘,所以做什么都要应时啊。过了这个时机,就没有这么好,我们说了,恰到好处,经常也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就人家在需要的时候,你帮人一把,这个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所以要应时布施。

那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布施的时候“没有轻慢之心”。有的时候我们就看了,这个人啊,我很喜欢,这是大德高僧,供养多一点;这个是个小沙弥,不出名的,就少一点。当然我们都不是佛,我们还有一个相,但是不要有轻慢之心,不论对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对所有的生命都要尊重,因为生佛不二,佛教讲“平等观”,所以布施的时候平等很重要,我也经常跟人家说,你看佛教里头,一说“布施”,二是“供养”,这个“布施”“供养”都是给予,但是有所不一样,这“布施”就是一种我高你低,我给你的感觉,我给你,你说那当然就是说了,施比受还有福,都愿意在高处给人家。

但是佛教讲“供养”啊,就是我给你的时候,你高我低,我给你,我跪在那里头,我双手给你。那你看,这就完全不一样,给你就要给得让人家吃得舒服、拿得舒服,你看这个才是供养。这就是佛教里说了,不单没有分别,我们还你高我低,因为我们这样,把贡高我慢的心就会去掉,这惭愧的心就会生起,所以这一点上非常、非常的重要。你看《地藏经》里都说了,这师子奋迅如来是怎么样的,怎么这么庄严的相啊?就是因为他多生多世布施而来的。他今天有这么大的福报,都是他结缘布施、肯布施来的,所以说他就是我们的榜样,那我们也是用这种心态才可以。

第三种是什么呢?“欢喜而予”,这个很难,我们都说了,要布施啊,首先刚才说了,那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轻慢之心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欢喜,这个很难。但是我们都说了,“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你给的时候也要给得很欢喜,因为能布施就说明你能拿得出,就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福德因缘,所以给的时候心里头要用欢喜的心,今天我们能和大家结结缘,结今生的缘,结来世的缘,结成佛的缘,所以说“给”很重要。所以我现在提倡“喜悦人生,自在生命”,我们大家都要充满着喜悦,给的时候心生欢喜,要知道舍才得,不舍怎得呢?你不付出怎么得到呢?所以这个呀要有欢喜心。

第四种就是说,“不希求回报”,你布施的时候,帮人家的时候,你不要有回报的心。一有回报的心,你心里有的时候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我们就会有落差,我们就会生烦恼,就会抱怨,怎么样,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不向我点头呢?不向我问好呢?不向我关心、关怀呢?所以做事,我们怎么样啊?了因、了缘,做了就了了,所以说这个了因、了缘很重要,一切自有因缘,今天我们能给也是因缘,他能收还是因缘,一切都是因缘,那就完全不一样,你的心态好了。所以佛教就讲“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自己,也没有布施的中间物,没有布施的对象,如果你每天用这种心,你见到所有的人都很欢喜,你不会想回报,没有回报了,不要求回报了,那我们的心量就扩大。

否则的话,你看很多人,家庭也是,你对子女好,子女不孝顺时,你很难过。你对丈夫好,丈夫有点点不对你的心意,很难过。有的时候你对太太很好,太太有的时候做的有一点、二点的事情不如你的心意,你也很难过。你对朋友好,朋友有的时候回报不够,你心里难过。如果你本身做的时候就没想到回报,那你想,你心里有多高兴呢,每天觉得很喜悦,所以我们拜佛拜得非常的喜悦,不单喜悦啊,怎么能够富贵啊?

这四种就是让我们能够今生和来世都能够富贵,大家可以重温一下,第一个是“应时布施”,第二布施的时候“没有轻慢之心”,第三种是“欢喜而予”,第四种是“不希求回报”,只有这种心态,将来不会富贵都难,所以大家一定富贵,这就是学佛的好处,希望大家慢慢体会,一分体会一分收获,而且毫厘不爽,而且这段话是谁说的啊?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我相信是真实不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

星云大师《说梦的神奇》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的佛学讲座,我要和各...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

怎样调整我们错误的心态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形式

到钟表店去买表,看了半天感觉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

【佛教词典】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光赞摩诃般若经、光赞经、...

【佛教词典】儿文殊

(菩萨)佛在世生于梵德婆罗门家之形也(出文殊师利般...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临产念圣号,能让产妇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妈妈们临产前,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心理纠结。...

4种补钙的蔬菜

说到补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喝牛奶、骨头汤或是服用钙...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个地方经常所谓的行头陀,他头陀是什么都搞不...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牢狱之灾

近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之类的不文明用语。...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