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2015/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里检索呢?我们知道,佛教经典的形成是在佛陀入灭后,由身后及后世佛弟子们通过几次大的结集而逐渐成文。今天的研究者认为,在佛陀涅盘后不久的第一次结集中,被较早背诵和确定的是戒律;如《佛所行赞》即说,佛陀临终遗言曰:“吾般涅盘后,汝等当恭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即是汝大师,巨夜之明灯。”的确,戒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佛教确立和传播的过程中,戒律是凝聚佛教僧团尤其是确保佛教与其他宗教团体之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由内容可见,戒律的形成,其实是由佛陀因事而设教,逐渐形成的。通过戒律所制定的基本教规和义理,实际上也记录了佛教创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处理问题的历史案例。

我们不妨先由戒律检索,透过其中一些处理占卜预测问题的案例,来看看佛教对占卜预测的观点。

《五分律》有说:

“诸比丘学种种卜,诸白衣讥呵言:沙门释子不能自净其见,何能知未然事!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听。犯者突吉罗(轻罪)。诸比丘学迷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大罪)。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诸比丘问卜相师欲自知吉凶。佛言:不听。犯者突吉罗。”

《四分律》说:“时有六群比丘尼,诵种种杂咒术,……或习转鹿轮卜,或习解知音声。……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习诵如是种种支节咒,乃至解诸音声咒。呵责已,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佛。”释迦摩尼佛因此而特别召集众僧评说此事,严肃苛责了相关比丘尼。

“佛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这就是说占卜之类的事,“非沙门法”,佛弟子不可为。对于占卜的禁戒,佛教的要求是从做沙弥开始就要遵守。《沙弥十戒法》就有一条规定:“沙弥之戒,尽形寿,不得学习奇技巫医盅道、时日卜筮占相吉凶、仰观历数推步盈虚、日月薄蚀星宿变怪、山崩地动风雨旱涝、岁熟不熟有疫无疫,亦不得知不得论说国家政事,平量优劣,出军行师攻伐胜负。有犯斯戒,非沙弥也。”

戒律中反对和禁止占卜算命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举出的只是几个代表性例子而已。

归纳看,在这些戒律中,佛陀所“不听、不许”比丘和比丘尼做占卜等事的说法、禁止和指责的基本理由,是因为这些行为是非净行的,非威仪行的,凡此等等;并强调不许做这些事的原因容易招致世俗的讥呵与嫌鄙。

由戒律涉及的相关故事还可见,做这类事的人常被佛教称之为外道。似乎不大受人尊重的一些个人或团体,一旦佛教比丘或比丘尼也做同样的事,就混同于那些外道之人了,因为做这些事有报酬,若争利而发生冲突,便难免遭受世人的讥嫌。实际的戒律中记录这样的故事,佛陀一再禁约,也说明了这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犯戒堕鹦鹉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原文】 或问:烧炼①之诓骗,莫不知之,而恒中之者,...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推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

【推荐】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佛教词典】华开莲现

(譬喻)台宗所谈,莲华三喻之一。以华譬权法,以莲譬...

【佛教词典】声论

(术语)又曰声明记论。旧曰毗伽罗论Vyākara?a,新曰...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

如何对待仇恨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