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犯戒堕鹦鹉身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其他国家游化。当时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带着群臣出城遥望佛陀,心想:‘世尊,您此刻在哪里呢?唯愿世尊慈悯,和比丘们前来接受弟子供养。’佛陀遥知频婆娑罗王心生渴仰,便带着比丘们渐次游行,前往摩竭提国。

这时,鹦鹉王遥见佛陀一行走来,立即飞到空中,迎上前去,请求佛陀:‘恳请世尊及比丘们慈悲愍念,能接受到我林中住宿一晚的邀请。’佛见鹦鹉王恳切祈请,便答应其邀请。鹦鹉王知道佛已许可,便飞回林中,告诉鹦鹉群前去迎接。

佛陀带领比丘们来到鹦鹉林,各各于树下敷上坐具,静坐思惟。鹦鹉王见到佛陀及比丘们寂然宴坐,心生喜悦,整夜都飞绕在佛陀和比丘们的周围,又向四处环顾,恐有狮子、虎、狼等禽兽或是盗贼前来扰害佛陀等一行人。

次日清早,佛陀便离开森林,继续向王舍城前进,鹦鹉们则在空中一路护送。鹦鹉王先飞到王舍城对频婆娑罗王说:‘大王,世尊及比丘们快到这里了,恳请大王准备佳肴美膳供养佛陀及诸比丘,并起身前往城门迎接。’频婆娑罗王听了鹦鹉王的话,立即敕令准备种种幢幡、香花及佳肴美膳,与群臣们来到城门外迎接佛陀。

当天晚上,鹦鹉王寿尽命终,往生忉利天,很快地长大,犹如八岁小儿。天子思惟着:‘我修了什么福报,得以投生天上呢?’便专注观察,得知自己由于请佛一宿止住的功德,所以得生忉利天。天子心想:‘我应当要回报世尊恩德。’于是头戴天冠、身着璎珞,手持香花来到人间供养佛陀。佛陀慈悲为天子开示四谛法门,天子心开意解,即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后返回天宫。

隔日清晨,比丘们请示佛陀:‘昨夜光明遍照,难道是释提桓因,或是梵天、四大天王,或是二十八部鬼神将前来供养世尊、请示佛法吗?’佛陀告诉诸比丘:‘并不是帝释、梵天,或是诸鬼神王。昨夜大众所见的光明,是之前迎请我们到它们树林住宿一晚的鹦鹉王,它命终后,往生忉利天,昨夜特别前来供养,听闻四圣谛,即得须陀洹果。’

比丘们又问:‘这位天子过去生造了何业,投生为鹦鹉?又修了何福,得以闻法证果呢?’佛陀告诉比丘:‘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迦叶佛。当时,有一位受持五戒的长者,因曾毁犯一戒,所以堕入畜生道中,而为鹦鹉。又因他持守四戒,所以可以值遇佛陀,闻法得道。大众当知,过去那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就是这位鹦鹉天子。’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六》

省思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定律是人生不变的法则。以受持五戒中四戒之清净功德,即使堕入畜生道,善根亦不减,得以清净心请佛供养,以此福德往生天道,闻佛说法而证道果。但是,这位优婆塞堕入畜生道的果报,也提醒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造恶业必自招苦果,不可不慎。因果是最光明、积极的人生观,因为凡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在因地上努力修善、断恶,必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

在家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问: 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妙...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五戒之戒相释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无言胜有言

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

如是善缘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

【佛教词典】离染

梵语 virāga。又作离贪、离欲。远离贪染之意。据大毗...

【佛教词典】魂魄

心身的别名。魂是心识,有灵用但无形;魄是有形的身体...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

感谢嫉妒者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

十二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无忍境界常保欢喜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