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如瑞法师  2017/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法句经

佛在世的时候,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户人家,儿子去世了,他的父母整天忧虑、悲伤。由于过度的伤心,甚至放弃了自己所作的事情。

佛知道了他们的不幸,深怀悲悯,就亲自去度化他们。

当时的情况,对于那些有信心的达官贵人,都是他们自己到寺庙里去亲近佛陀。而那些难度的、可怜的人,佛则会亲自去他们家里度化。

佛陀来到这家人家,给他们开示说:

生死是生命的阶段和现象,每个人都必须得面对。正确的方法是应该从死者的身上生起观照,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苦的。而寻求断苦的方法。也就是要知苦思断集。想没有爱别离的苦,就一定不要种爱别离的因。生起观照吧!观照能让你认识世间、得到解脱。佛即为他们说了一首偈: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悲;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意思是说,不管人也好,物也好,如果你去喜爱,不去认识、观照它,将来就会被所喜爱的人和物所累。因为你不认识它的本质,就不肯放弃,而耽误用功修行。所以,我们要能从生活中的所遇到的人和事,常常生起观照、觉醒。慢慢生起来一种择慧。用这种智慧的力量,就能正确地面对一切法,而不被它所累。虽然我们无所牵累,但通过它又更能促进自己积极向上进取。更加精进的修行解脱、成佛之道。

佛又为他们讲了另一位在家的修行人的故事:

一天,这位在家人在犁地,家人来告诉他:你儿子死了。他只是淡淡地告诉家人:下一顿饭少作一份就可以了。

难道说他的心麻木了吗?不是的。是他从别人的死亡当中,更能了解到无常,更能警觉自己要无所牵累。所以他才能学会坦然的面对种种的苦难。

从上面故事当中,我们应该有所体悟:

修行,不管你学多少,如果不在心里生起来一种觉照,不会警惕自己去觉悟、觉醒,这样是很吃亏的,只是种点善根而已。如果能够边学边思惟观照,也就是边学边修,我们从当下就能够学会解脱自在。这个时候,再去做一切事情,我想那就是另外的一种感受了。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佛教词典】内分别体

【内分别体】 p0366 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异名。...

【佛教词典】宝楼阁法

(修法)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

【推荐】解脱的四要

前言 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在解脱烦恼的束缚,觉悟宇宙人...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

星云大师《佛陀的样子》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鹦鹉往生的事例

八十年代包头有一只鹦鹉,是一个爱好鹦鹉的人从四川重...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佛陀为何要拒绝姨妈供养的金缕衣

如果是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吗?佛陀为什么要...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