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宗舜法师  2015/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从释迦牟尼佛最初创建僧团的时候开始,佛教就非常时尚。佛教的时尚体现在思想上,佛教的思想是时代潮流的先锋。

在当时的古代印度社会,种姓制度森严,人们按种姓区分高低贵贱。直至今天,印度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释迦牟尼佛出于慈悲的本怀,提出一切众生平等的观念,他告诉我们众生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在2500多年前世尊的教化中,已经存在平等、自由、民-主这些概念了。如今,这些内容仍然很时髦。也就是说,佛陀已经时髦了2500多年。

佛陀一直很时尚。佛陀的时尚是反世俗的时尚。古代印度的俗人以留长发、梳发髻为时尚,佛陀却让出家人把须发剃除。俗人以穿名贵衣服为时尚,佛教僧团把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洗好、缝好,穿在身上作为袈裟。俗人以身上挂璎珞、戴花鬘、涂香料为时尚,佛教主张不香油涂身,不著香花鬘……

佛陀不是为了反世俗而反世俗的,他强调的修行方式都有深刻的含义。他知道,时尚的外表是虚伪与浮华,而时尚的内涵是纯真质朴的心。那个与法尔如是的法能够恒常相应的精神境界,才是真正的时尚!

有一段时间,我在《时尚先生》杂志上写专栏。当时这本刊物的主编王锋提出了“软时尚”和“硬时尚”的概念,我很欣赏。

多数年轻人喜欢的是“硬时尚”,比如国际名牌。他们以为拥有那些名牌物品就是拥有时尚。如果经济条件不足以购买名牌物品,他们就把自己打扮得奇异一点,变成“非主流”,以此作为时尚的象征。

一次,我在旅途中往车窗外边看,恰好看到一位非主流的男孩站在街头,他的头发高耸,大概有一尺半到两尺那么高,结构很复杂。随行的人对我说:“师父,看来他出门之前至少要用两三个小时打理头发,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他花费那么大工夫,就是为了在街上站一会儿给大家看,展示自己的时尚。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种时尚是“软时尚”。“软时尚”是精神和心灵的时尚。

今天,学佛成了一种时尚。现在很多人已经普遍发现外在的物欲永远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于是开始追求在心灵层面的纯洁与净化,这就是在追求软时尚。这种心灵的时尚能够改变精神的面貌,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追求远远比追求物欲高尚得多。

然而,现在也出现了一批小资情调的学佛人。他们不皈依不受戒,只是到佛教的寺庙里去获得一时内心的宁静,使生活变得更加闲适与充裕。他们不知道:佛法不是用来点缀生活的,佛法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点缀生活,就是把佛法当作饭后的甜点,作为物欲满足之后更高一层的精神享受,或者在自己“精神低糖”的时候,用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自己得到一点兴奋和愉悦。这种生活的点缀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质,因为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不是毕生为之奋斗的追求。古人早就一语道破这样“小资学佛”的本来面目——“吃得酒肉饱,来寻僧谈禅”。说得难听,就是拿佛法来消食。

如果大家只是把学佛当作生活中的一次歇脚,只是把柏林禅寺当成一个小小的驿站,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学佛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最核心的目的在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心灵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飞翔

我出生于一个比较优越的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金明法师: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放生功德无量无边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

【佛教词典】佛眼佛母

(菩萨)佛眼尊为释迦之佛母,故云佛母。...

【佛教词典】真净

(术语)谓如来所证之法,真实清净也。对于二乘之伪,...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