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净界法师  2015/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上品不可悔,叫做破戒了。也就是说,你杀盗婬妄一旦破戒,你就有堕三恶道的可能性了。任何一个业力,只要临终被刺激出来,都会到三恶道,只要是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大妄语的过失有两个:

第一个,是说自己证果,就是妄谈自己的果证;

第二个,就是“罗剎来到我所”,这是妄谈感应神通,这两个是很严重的过失。

在《楞严经》讲到这两种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妄语的严重性,它不轻于前面的杀盗婬。佛陀说,杀盗婬这三种过失,会让你未成不成。你没有成就功德,你要成就的功德,因为你犯杀盗婬,你就没办法成就了;但是大妄语戒会让你“既成必失”,你本来念佛念得非常好,乃至于成就念佛三昧,你因为大妄语,你的功德一定会失掉,大妄语会让你功德成就了也会失掉。

为什么它的过失这么严重呢?《楞严经》提出两点:第一个,你讲你自己的果证,扰乱众生学佛的因缘。我们寻求佛法有两种情况: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法为师。佛陀在世时以人为主,因为佛是圆满的,佛陀怎么说,我们依教奉行,没有第二句话。

但是,一个圆满的佛陀灭度以后,就不能以人为师,要以法为师。也就是说,在末法时代的修学,法重于人。当然我们归依法,也得顺便归依人,因为法跟人分不开,佛法是赖人来弘传,但是它的重点还在法。

你今天说,你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很容易造成一种个人崇拜。本来这个人要依止海公师父修学成就,另外一个人依止忏公师父的法而成就,结果你说你是初地菩萨,这些人就全部来归依你了。每一个人过去生结的法缘不同,他跟你可能是没有法缘,但是因为你自己说的,你是一个圣人,造成一种盲目的崇拜,他本来应该法得度的,结果他失去了一个得度的机会。因为你破坏整个佛教的因缘,你把人放在法的上面。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上说,即便你是圣人,你没有打妄语,你是圣人,你也不可以宣说,因为佛陀的意思是不能强调人,每一个人都是凡夫,众生的因缘,让它自己去运作。

在禅宗里面就特别有这种情况:这个人跟临济宗有缘,他一听就开悟;这个人在临济宗里面,参了三个月没有开悟,到了曹洞宗马上开悟。同样一个道,但是善知识表达的法不同,他契他的机,过去生跟他结缘,结法缘。所以你今天宣说你个人的果证,就打乱众生一种正常的缘起,每一个人都来亲近你,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跟你有法缘,你耽误了他学佛的因缘时间。

所以佛陀规定,所有的人一旦来到末法时代,要把你的本地风光收起来。你过去生是怎么回事,通通不能讲,每个人都扮演一个正常的凡夫,靠这个法的因缘,各有各的定位。

这个地方,不能打大妄语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把法放在最高,人是在法的下面。你打大妄语,你就错乱了,你这个人崇拜多于法,这个时候佛教就乱了。这是第一个,你扰乱了众生学佛的因缘。

第二个,感应神通。这个过失更严重,你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我们的离苦得乐来自于皈依法,内调妄想,外断罪业,那都是依法修学。你今天讲感应神通,让众生追求一个相,一个不可思议的相状,这个相状救不了你。我们承认你好好地修学,整个过程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但这个相状只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副产品。

佛教也承认感应神通,但是重点不在这个地方,因为你有法,你才有这个功德相。你现在是舍本逐末,讲感应神通,大家打佛七时,就不专心听佛号了,就是在看,欸,佛什么时候出现?就很容易着魔。

诸位!你有法你才有相。因为他如法地去安住佛号,所以才去感应佛陀,这根本在法。你现在追求相而轻法,你这个叫做舍本逐末。所以你这个破坏整个众生的缘起正见,因为有法才有相,不是先有相再有法。

你先谈感应神通,刺激大家向外攀缘,糟了!大家不再注意自己的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的法,大家已经不管自己的法,就追求那个相,这个就是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你把他的善根破坏了。

所以这两个过失很重。第一个,扰乱众生的学佛因缘;第二个,破坏众生内心的善根。为什么你要付出代价?你这个宣说大妄语人,你的戒定慧功德必定失掉,因为你过失太重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叫上品不可悔罪。

我们再往下看,中品罪跟下品罪,请合掌。

【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彼领解;向人说证果等,而言不了了,前人未解;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中品可悔罪。向不解语畜生说,发心欲言而未言——下品可悔罪。】

我们先看中品的可悔罪,这个过失比较轻。就是说,它不会马上去破坏你的善根,但是如果你不忏悔,那长时间的累积,也可能会破坏善根,这是中品。就是说,你不是针对人,你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对方理解。

为什么向天龙说的是同样的话,不是针对人,他的过失比较轻呢?因为这些人不是法器,他根本就很难修行,所以你这样讲,他听懂以后,反正他也不能修行,所以你也就没有所谓扰乱他的学佛因缘,也就没有所谓破坏他的正见的问题。因为他根本就没办法修行,他听你发心欲言而未言,对他有听没有听的影响不大,所以中品。

向人说证果等,但是对方没有听得很清楚,没有真实地理解,没有对他构成一种实质的伤害,这个中品;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他是个聋子或者是一个愚痴的众生,你讲什么他听不懂,当然这个对他的伤害就轻了,这是中品可悔罪。

我们看下品。

向畜生说那更轻了,或者你发心欲言而未言,这个就是下品可悔罪。这个责心忏就可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问: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 感应道交是净...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

10种心理暗示 找回最简单的快乐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们擦肩而过。转换一下思维...

【佛教词典】至心

(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

【佛教词典】惠檀二流

为日本天台宗中兴之祖良源门下之两个流派,即:源信所...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 第一、我们...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珍珠的精神

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摊子上摆...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