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大愿法师  2015/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记录下来就是《金刚经》了,五千多个字,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心怎么安住它?我们的心里面起烦恼怎么降伏它呢?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我们的心如何安住?都知道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无所住就是安住,否则你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

世俗的人他安住在金钱上,安住在财富上,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学佛但是不究竟的人,他安住在一个清净相上,追求清净,还是有一个执著,所以我们安住在哪里其实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就是说了了分明,但是我们不管什么环境,能够活得很欢喜自在,非常清净,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心清净、明白、平等、觉悟,所以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不著相。放下执著,我们自性就会显现。能够真正做到这十二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自性就能够显发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字——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八个字,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够令我们的真心显发出来,本性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要用智慧来觉照,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去分别这个外界环境的好丑。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显现,对一切境界就不执著、不分别。以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是圆成佛道。

所以说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迎不拒,也就是前天所说的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不要说这个境界不好,我很排斥它、我很愤怒。不要抗拒、不要对立,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的显现。意思就是说抗拒境界其实就是抗拒你的心。

我们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只有透过真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才能彻底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如果我们能够永远地宽恕一切众生,不管人家对我怎么样,我都保持一个容忍的心、宽容的心、欢喜的心,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我们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人家、去伤害人家,对别人起了一个不高兴的心、起了一个瞋恨的心,对方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你自己的内心首先已经染污了,害了谁?害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不是自己害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永远保持慈悲喜舍的心、柔和忍辱的心。

要知道一切生命的沉浮,上升也好、下降也好;一切生活的苦乐,苦也好、乐也好,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把念头转变过来,不管什么环境下我都能够活得很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佛教词典】供宿

(仪式)供养尊宿也。性灵集十曰:礼着乡饮,经称供宿...

【佛教词典】舍家弃欲

(术语)出家沙门之行法也。即离妻子眷属之爱着五欲之...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无常力最大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