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  202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就是他对于真如理相似得见。怎么说呢?“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我们烦恼有五住,前面四住是属于三界的见思,第五住就无明烦恼。所以他无明烦恼没有破,他破了三界的见思。就是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对于这种六尘的影像,还不能完全地扫空,还有微细的我法二执。所以“眼中犹有翳”,他眼睛还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障碍。

他怎么样呢?“空里见花红”。在清净的虚空当中,他还看到一些花,可见得他心中的影像还是有一点存在,还有一些。所以他对中道实相,还要透过回向来作调整。相似得见。

分证即佛——分破无明,分证法身。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这个分证即佛,就是初地以上了。初地、二地乃至十地,“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他在一念的禅定当中,“豁尔”就是一种开阔,一念开阔的心突然间现前,悟到了真如。“湛然一切通”,湛然就是清楚分明,真实地破妄显真了。但是他,穷源——对于真如本性的整个觉悟还没有穷尽,所以“尚见月朦胧”,他已经看到月亮的光明了,但是大部分的乌云都消除了,还有一层薄薄的乌云障住,他还是差那么一点。

究竟即佛——穷源极底,智断圆满。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究竟即佛就是整个穷源极底,智德、断德圆满。也就是说,凡夫从以前“从来真是妄”,我们真实的心把它当作妄想来操作,所以就全真成妄,因为向外攀缘嘛;现在回光返照,就从妄想的心回归到真如。所以只是恢复它原来的相貌,并没有增加一点东西。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凡夫的心叫作本来清净;佛陀的心,在本来清净当中加上万德庄严,不一样!我们只是本来清净而已,因为我们现在只有性德没有修德,没有去开显;佛陀是透过修德的开显,所以把本来清净变成了万德庄严,差在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佛教词典】道川

宋代临济宗僧。姑苏(江苏)玉峰人,俗姓狄。初参东斋...

【佛教词典】遮梨夜

(术语)又作遮唎耶Caryā,译曰诸行。诸有为法也。智...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保护好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菩萨成就八种法故,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一者,乃至失命...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星云大师《固执的偏见》

一个人身体上有病,吃药打针也许就能痊愈。但是,思想...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看破生死无非三件事

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很恐惧。关于死亡,...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

佛教七宝

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