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证严法师  2011/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

△ 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人常来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要定。“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

△ 在深切的证悟之后,以这分了觉来开启众生的智慧。自觉而后觉他;佛的本怀——圆觉,无非如此。

△ 有智慧的人,所带走的是觉悟了之后的有情。

△ 一般人都以为聪明就是智慧,其实不然。聪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只是一种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象征。

△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 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炼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 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两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东西,若反过掌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

△ 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 人之初,性本善。只因常在人我物欲打滾,所以原有的善良的本性离我们就越来越远。

△ 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减少一枝杂草。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 做好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

△ 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不平等的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用佛号来熏习我们这颗心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实人生下来时,都有善良、无染、清净的本性。只因后...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佛教词典】苏迷卢顶及四面

【苏迷卢顶及四面】 p1457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复次于苏...

【佛教词典】马大师

(人名)马祖道一禅师也。...

地藏如意宝,能满众生一切愿

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

聪明人习气重问题多以及对治方法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