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蕅益大师  2020/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时为五行,在人为五脏。天有五星,地有五岳,时有五行,方生育万物,人有五脏,方成立色体。然五常秪能为世闲圣贤,维世正法。而五戒则超生脱死,乃至成就无上菩提,以儒门但总明戒相,未的确全示戒体故也。

何名戒体,谓吾人现前一念良知之心,觉了不迷为佛宝。佛者,觉也。儒亦云明明德,而未知明德,即现前一念本觉之体,明明德即现前一念始觉之智,依于本觉而有始觉。以此始觉契乎本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故此心性即佛也。

吾人现前一念所知之境为法宝。儒亦云,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未显言,内而根身种子,外而山河国土,天地虚空,乃至百界千如,种种差别,皆是现前一念所现。故此心相,尽名法也。

如此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于其中闲,无是非是,心境和合,从来不二,名和合僧也。儒亦云,万物皆备于我,而未了物我同源。故此三义,皆未的确,况圆显无剩哉。

十方三世一切常住诸佛,无不彻证我一心三宝而成正觉,所说一切常住法藏,无不诠显我一心三宝而成真轨,所化一切常住圣贤,无不观察我一心三宝,而成二利。一心是理,常住是事。一心是性,常住是修。性修不二,理事不二,三宝圆显,的示知归。一心既彰,五戒斯具。

所谓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悲愍仁慈即是佛,所缘之正报即是法,心境不二即僧,故不杀,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依正,而奉公守义即佛,所缘之依正即法,心境不二即僧,故不盗,方为归依三宝也。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清心寡欲即佛,所缘即法,不二即僧,故不邪婬,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诚实无妄即佛,所缘即法,不二即僧,故不妄语,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旨酒,深恐昏迷即佛,所缘酒即法,不二即僧,故不饮酒,方为归依三宝也。

若以归望戒,三归为能持,五戒为所持。若以戒望归,三宝为所归,五戒为能归。念念之闲,圆显法身向上,如如不动,则端拱太平,若动着则祸生不测矣。蕅益道人,已为劬菴彻底拈示了也,还信否。信则稳步归舍,疑则一任别参。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幸与不幸是取决于自己的看法

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

【佛教词典】念佛往生

(术语)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

【佛教词典】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或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

千万别把自己吃老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一切都有定数吗?如果不一定,那佛如何预知呢

问: 诸佛菩萨皆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之事...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