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智定法师  2018/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的外面写的是“止语”,希望大家不要散心讲话,在禅堂里没有必要讲话就不用讲,确实有要讲的话,就轻声低语。

行香时要跟着前面一个人,前后相隔一步半,为什么呢?隔远了掉大了,隔近了容易踩到前面师父的鞋子。跟圈子要看着前面一个师父衣服的中缝,不要看地上,头靠衣领,一个一个跟好。

出堂时不能突然从一圈子一下冲到门口,就跟开车一样还要打个方向灯,出家人注重四大威仪,不能这么莽撞。进来也是一样,要先跟三圈子,看到里面没人再跟二圈子,一圈子。不能一进来就直接插一圈子里,这些事情说起来是小事,表面上看是规矩,但实际上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规矩问题呢?有人从你面前过你还硬生生的闯过去,就像一个开车的到斑马线看到行人不让,你觉得这是规矩问题吗?

有人还不知道不能穿堂,大家想想这是不是规矩问题呢?表面上看都是规矩问题,实际上这是个敬畏心的问题。你把中间放的这个佛像,当作佛菩萨供养没有?如果把它当做是佛,你怎么会在他面前穿去穿来呢?如果尊重在堂的各位师父,你怎么会从他面前就这么硬生生地闯过去呢?

行香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如果大家能够对自己、对佛法、对堂里的其他师父有敬畏心、有慈悲心,自然不会横穿到圈子前面,不会穿堂而过,进出堂的时候,自然也会脚步放轻。

为什么呢?因为你敬畏自己的生命。把对自己生命的敬畏用在行香,用在出堂、过堂,自然这些规则不用教就会了。如果你敬畏旁边的师父,敬畏堂里的师父,你上下座的时候,动作就会很轻。如果没有敬畏心,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你的行为就会很粗,走路的声音就会很大。

腿子痛的是谁?

禅堂里讲的是参话头,腿子痛的时候你参了没有?这个痛是哪里来的呀?上座之前明明不痛,为什么上座之后就痛了呢?开静之后下来跑香,腿子又不痛了,这个痛与不痛,生生灭灭,它是怎么来的?又往何处去了呢?

所以禅堂里到处都是话头,你往道上会,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禅机,否则处处看到的都是烦恼,大家把想如何腿子不痛的功夫拿出来,把眼睁大了仔仔细细看看这个痛在哪里,你看清楚了,看明白了,你在禅堂里面就得受用,要只是想腿子不痛,其实很简单,出堂腿子就不痛了,哪还用坐在这里想腿子怎么不痛?

腿子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用功的时候,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不能在腿子痛的时候痛下一锥,狠狠地参一参痛的是谁, 这个七就不可能有意义。只有在禅堂里处处自我反省,自我观察,自我观照,不管是吃茶,吃八宝粥还是上下止单,哪怕你是犯了规矩,都能从里面得到受用。如果只是想来这里学一个规矩,哪怕你坐得如如不动,也是枉然。

所以学规矩是第二,更重要的是学会照顾自己的话头,用心来看自己的得与失,看自己的烦恼,这样这个七一定会有收获。这种种烦恼大家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原因,你把烦恼看清楚了,功夫上来了,跟参“念佛是谁”是一样的。你要是往根上来追究,你的烦恼不是因为禅堂引起的,也不是规矩引起的,是自己心愿不够。

当腿疼的时候,你不愿意再坐的时候,挨了香板埋怨监香师父的时候,犯了规矩遭到班首师父呵斥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心态?如果发的是大愿,自然会往道上会,如果发的是小愿,自然会生烦恼。

当年二祖慧可大师在香山寺静坐八年,然后到少林寺参达摩祖师。在山洞外面,雪齐腰深,依然要请法,这么艰苦,达摩祖师还说他“小智小德,轻心慢心”,我们的腿子疼跟他比起来相去甚远,跟他八年静坐,坐破好多蒲团比起来相去甚远。

慧可大师都是小智小德,那我们用的是什么心呢?所以大家要精进努力,好好参一参这个腿疼的到底是谁?

不能以练腿为目的

上座以后很多人都喜欢靠壁,为什么要靠壁呢?说白了就是腿不行,自己要装一下面子。这个禅七时间比较短,偶尔靠一下,好像挺好,觉得自己坐得还挺舒服。但长久如此,轻则生病,重则损寿。因为一个是墙上的湿气,一个是身体的血液循环受阻,都会让身体受到很大影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求升反堕。

有的人打坐低头勾腰驼背,是要挨香板的。墙上贴的八种香板,是对大家的提携,是为了纠正大家静坐中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些坏毛病纠正过来,最后直接受损失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如果腿子实在受不了,就轻轻换下腿,或者散盘。禅堂是明心见性的地方,不是为了练腿。不管是平时,还是禅堂里,大家不能以练腿为目的。我们静坐的目的,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练腿。你散盘也好,双盘也好,功夫不到,死的时候谁都烧不出舍利子。

起七的时候,和尚说“个个学无为”,你练腿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你学禅定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禅宗不能以练腿和其他有为法为目的。这些有为法只是一个助缘,是帮助我们的,如果你耽于此,就只能在化城,不能到涅槃城。

以前我们也见过很多师父,一上来就练腿,睡觉也盘腿,很快两年腿就双盘,直接就可以上座。上座后干嘛呢?上去就睡觉。这样的话,双盘练好了有什么用,无非就是换个姿势睡觉。

佛法的入门之处

功夫用不用得上,跟我们在堂里能不能适应规矩,是一个原则。如果你对佛法有至诚心,妄念就少,就容易上路。当你在静坐中功夫用得好的时候,身体会微热,有轻飘飘的感觉,心里也会觉得安详。

自然有一天境界来找你,自然有一天上一个念头过去了,下一个念头没有来,中间有一段是空白。这空白是没有妄念,是有觉性的,周围的一切清清楚楚。这时候你会知道,没有妄想是怎么回事,你自然就会知道佛法的入门之处。佛法不是靠理论、不是靠禅定来传承。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从唯识角度来说,空就是第六意识的静态。我们平时打妄想,用的都是第六意识的动态,过一小会儿这个空就没有了,又开始打妄想了。

那你就继续用功,原来你是念佛的继续念佛,参话头的继续参话头,持咒的继续持咒,修天台注意呼吸的也继续。这个空会来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久。

为什么这个空会走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它是第六意识的静态。第六意识是生灭法,它是审而不恒。这个位置是佛法入门标志性的地方,也不是很神秘的东西。

很多人静坐一年半载,从什么都不知道的初学,都能到达这个位置,这时候才知道,佛法为什么总是说无相,总是说空?你会明白佛法是真实不虚的,不是靠文学形式感动人, 或是泡几壶茶很惬意,也不是封建迷信。这是个境界,不是嘴上说的,不是哲学思想,如果你把它当成学问,就是世间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把佛法的方向搞清楚,就不会出错。佛法说的是一个无为法,是无相。在修行中碰到的东西,是无相的,学佛以成佛为目标,才能保持对有为法的警惕。

净土宗念佛会有佛菩萨的幻相,会有人和你讲话。你在用功时见到的佛菩萨,一定是你见过的佛菩萨,你讲中文,他不会和你讲英文。为什么呢?你听到、看到的,都是你经历过的,是你最爱的东西。所以这些东西你不修行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修行的时候,你最爱的、最恨的都会出现。

这时候你怎么对付他们呢?《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追求的是佛法,追求的是无为法,把这个原则记好,就不会出错。你追求神通,追求怪力乱神,看到的就是怪力乱神,那你就落于有相了。这些不能长久,如果长久的话,危害就更大了。

你看佛教或是外道里,有很多会神通的人,我慢心非常重。佛法去除的是贪嗔痴慢疑,为什么修行后,贪嗔痴慢疑比谁都重?这说明是执着了有为法。所以大家在修行中,要把路看清楚。路走对了,就可以成佛;走错了,就是魔道、外道。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我们要求佛道,不要去追求有相的东西。这样才能平平稳稳,才能在修行的途中不犯错误。所以说《金刚经》就像我们修行途中的一把降魔宝剑,在修行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看看《金刚经》,那你对这些幻听、幻视、小灵大不灵的东西自然不会生起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

注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

星云大师《文人与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今天承蒙贵校的邀请,能够有机...

【佛学漫画】禅宗小故事六则

心中有自己的成见,就听不见别人的真言。 两人对谈,多...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佛教词典】薄拘罗

(人名)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

【佛教词典】因陀罗呵悉多

梵语 indrahasta。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为...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

过午不食有哪些功德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略举地藏菩萨十大利益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