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宏海法师  2020/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自己跟融明大师放在同水平上,并没有说好像傲慢的以师尊的角度来教化一样,就是非常真诚恳切,设身处地说我也如此你也如此咱们都如此。大幸中的幸是什么?得到了人身了,而且还出家为僧,生到了中国,听闻佛法,每天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都有这样的一种条件具足了。

也就是对融明大师说,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已经都没问题了。什么叫善根?我们说善根就是你得了人身呀,福德就是生了中国了,那你得闻佛法也就具足因缘了,这已经都没有问题。可是这个大幸中的不幸是什么?对于了生死的力量不够啊。

所以大家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也正是对我们现在每个人的状况而言的。其实咱们群里边你我他都已经具足了前三者的因缘,但是后一者现在就非常难。

因为既然能够生在中国闻佛法的话,想必在世间的人法中已经属于上品了。可是就出世间的圣人来看的话,依然还在业海中飘荡,这是没得比的。

“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

我们现在最不幸的是什么?业深障重、业障深重啊!自己惭愧,这是要生惭愧心呀。为什么?什么叫做业深?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这业深啊,首先从究竟上来讲,为什么说业力甚大?因为我们起止动念都属于业,一旦有这个业,他就是轮回之因。

往昔所造诸恶业就不必说,往昔所造诸善业也同样如此。只要你有一念没有了却空掉,那么你依然还在轮回。这叫业深。什么叫深?就是说你一卯一环,环环相扣相续相连,你根本就没时间没机会,连个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你拔不出来啊。有时候道理上我们似乎明了了,可是境界来的时候,明知道都是如梦幻泡影,可就是随着它纠结进退,患得患失。

为什么?就是业力牵引。所以佛法的三法印中讲“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无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都是由业力在做主导推动。你看我们天天背诵的《往生咒》叫《拔一切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所以说业深业深就是这个意思。

只要我们不能反观自心本来不生不灭,达不到入无生法忍的这个境界,那念念都在造业啊。所以说“业”这种力量大的让我们凡夫真的是毫无办法。有时候大家稍微修的相应一些清净一些,结果马上新一轮的苦果或者乐果吧,又开始开花结果现行了,就这样重重无尽无始无终。

业深了怎么还“障重”?既然有业它就会感果,这就是障碍。大家要知道啊,我们生而为人,肯定要做事情的嘛,那就会有一些经历,我们怎么体会这个“障重”?就是往往你越想做成的事它就成就不了,让你觉得做事太难了,这就是障碍。

如果我们按照世间法讲的你想做的事情成功了,我告诉你,这更是障碍,这就叫“障重”。但凡在三界里打滚,每时每刻前面都是堵你的,这是注定了的。还有你在乎的人,亲人啊,夫妻子女啊,情人眷属等等这些,这都是障。一个一个寻上门来,要么跟你生死相依结伴度日,要么找你的麻烦没完没了,不管冤亲都属于债主,这也属于障。

总之,所有的人和事都在障着我们,所以大家要知道重障就是把我们五花大绑给固定在生死业海中,障的太重了。

甚至我们现在每个人大家都号称学佛人,学佛人有时候障更重啊,修行上的障碍。稍微修的好点儿就会生起的我慢心,就自我设障碍,。或者修的不好,又嫉妒别人好,讥贤谤善说是说非,天天在佛门里把自己的罪业成倍的增长,这都属于所谓的修行障。

法门障也是这样的,我们咬定一个法门了,就一下子有这种教主欲了,强行的要让别人来修,他不是劝修而是勒令修。一旦听人家说修别的法门,就以法谤法相互是非,这是最可怜悯者。或者说佛学知识障,稍微看的书多一点,有时候他发现哎呀这出家人都问一下不如他看得多,那个一下子这种佛学知识飞横跋扈起来了,马上就开始轻慢三宝。

乃至还有见地障,就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的修行路上的风景才是唯一的风景,别人的风景都是错的魔的邪的等等这些。总归呀不管世出世间都会生障,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现状。

我们凡夫还有一个的天然障碍是什么?就是在轮回中陷进去根本不想出来,这实在是一个凡夫想要修行的天然障碍,所以印祖说我们“业深障重”啊。作为一个追求解脱的人,为什么说到“业尽情空”,业就是身,情就是障呀。“业尽情空”了才成功了呀。

所以一个高水平的用功修行者,他能够看住每一个念头他轻易都不动,一动念头就坏了,就造了业就成了障。所以大家要了解印祖这里讲到了“自愧业深障重”,也确确实实是就众生的现实情况来讲,每一个流浪生死的人就这点家当,都一样。

主要的一点就是本质上他发心根本就不愿意断惑呀。他很享受这些烦恼,他觉得轮回之中很舒服呀,爱恨情仇的。所以他说是说理是这么个理,他内心深处根本就没发起来说想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这个心都没有。所以这样的话就属于无力了。这个无力的这种状态大家扪心想想,一个是根本就不想发力,另一个就是发了力了,太弱,所以就不能够“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虽然说我们修行了,知道发露忏悔,祈祷诸佛菩萨加被护佑,可是我们修行上的这点儿力量和功夫太小了呀!刚刚上了道,勇猛精进一些,甚至还能相续一些,可是业障一旦现前也是束手无策。

你看《楞严经》里面讲那五十中阴魔,破五蕴开始那真正的障碍才出来呀。现在我们的这种障碍,真的是都不算障碍。那么再次一点的几乎就是偶尔的有一些发心,这个心发起来一会或者几天或者半年一载,但是发过了就发挥完了,马上又被些外境给转了,我们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所以必然是“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为什么说“无力断惑”?大家看到了印祖在这里真的用词伏笔埋得非常的到位。“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这是只有净土才能做到的一生成办啊。

所以印祖的前提定调就是给融明大师说,我们现在是赶紧要做这个事,不在轮回中不生染土了,不在这个烦恼海里边,不受这个业力的牵引,没有障碍能够堵的住我们菩提路。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急需要上道的状态。

所以说前面这么一讲就说明,只有得闻佛说的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才有可能在“业深障重”、又没有力量去断惑证真的情况下,还能够出三界了生脱死。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如何参「念佛是谁」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推荐】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念佛人的气质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佛教词典】十二礼

(书名)龙树菩萨造,赞礼阿弥陀文一卷,禅那崛多译,...

【佛教词典】犍椎

(物名)又作犍槌,干槌。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 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

逼迫苦是娑婆轮回的常态

现在我们有时候有一种知见,也可能是现代人比较苦吧,...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如何看破美女的诱惑

可以先用不净观作心理锻炼,观察美女或引起你淫欲的人...

【推荐】漫谈佛教的斋饭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

坦白的面对自己

过去在农忙之余,村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推荐】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处理之重要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

谁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

星云法师《家中的佛像与香炉应怎样整理呢》

家中佛堂的设立,是遵照佛陀的遗教,可在家中礼佛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