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大安法师  2021/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这点是我们要高度重视的。

我们中国宗门教下的大修行人,往往就在这一点上耽搁了。禅宗里有一个公案。石霜禅师是尊宿大老,他圆寂之后,大家就推举泰首座继位作住持。石霜禅师有一个侍者叫九峰虔禅师,这个侍者是很厉害的,是开悟了的,就是开眼了的。他在旁边就说,如果你要继位作住持,首先要明白先师意。

泰首座说,先师有什么意我会不得?这就是要勘验。九峰虔禅师就要勘验,他是不是会对了意。他说先师在生的时候常常教我们几句话:“休去歇去,冷湫湫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万年一念去。”我其余的都不问,什么是一条白练去?这一问,泰首座就回答,只是阐明一色边事,说明一色边事。这一回答,九峰虔禅师就知道他的底细了,就马上一针见血地说,原来未会先师意。没有会到先师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还不够资格作住持。作住持要开堂接众,你自己都没有开悟,你不是要误导众生吗?

这样对泰首座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了。当着大众的面被勘验下不了台。他这时候就说,装香来。就是点一支香,说香烟烧完之处,我如果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左右的比丘赶紧点上香,泰首座就一打坐,香还没点完,他真的就走了。走是走了,九峰虔禅师就抚慰着他的背说,“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虽说你有坐脱立亡的功夫,但是先师意你梦都没有梦到。他的功夫是了不起,连开悟都没有,更何况断见惑、思惑,那就更遥遥无期了。

禅宗这方面例子太多了。《净土十要》里面,也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他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习禅。其中一个年纪最小,但是他的悟性很高。诚公就勘验三关语——过三关,勘验三关,他回答的非常敏捷,都是非常到位。

不幸这个年轻的禅师去世得比较早。他就生到什么地方呢?到山下的一个老百姓家里投生。他去的时候父母都有梦,梦见他过来。真的是童年的时候悟性就很高。四书五经只要看一遍就能背得下来,非常聪明。所以他的父亲就把这个小孩子带到山上来见诚公。

因为他父母告诉他,这个小孩就是你山上的某个比丘下来投生的。所以诚公就问,说你前生曾经回答我三转语,现在你还记得吗?这个小孩子说那你说说看。诚公就说出来了。这个小孩子点点头,是我的语言。他都点头是他的语言。所以诚公就知道是他的徒弟转世的。就告诉他的父亲,你好好的把他抚养,这是个人才。

但是其他寺院的僧人听说了这桩事情。就挖人才,给了他的父母一大笔钱,求这个小孩到他的寺院去做沙弥出家。他父母得了一大笔钱也就同意了。他就到另外一个寺院做沙弥,这个寺院就让他习梵呗,唱念。他很快就学得很好,人也长得很庄严。然后就到处应赴赶经忏。这一赶经忏,钱就很多了,钱很多他骄傲奢侈的心就起来了。所以行为上极为不检点。世间上的什么不法的事情他都做,变成这样一个人。

这件事情被诚公老禅师知道了,他就常常以这个作为例子,告诉所有的学禅的人。说大凡学禅人,于静定处得个欢喜,这只是尘劳乍息,慧光少现,但这不是究竟。为什么呢?因为八识田中无明的业力种子还在,所以得点慧光显现就如石头压草,就是这样的。如果把石头搬掉,草又起来了。

所以靠这个想了生脱死太难太难。如果这些人能够相信了念佛法门,以他那种刻苦精进修行的功夫,以及他这样的悟性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他们这些人都是上品上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净土的横超法门

横超这个词就是给我们点出了净土的特色,就叫横超法。...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佛教词典】等欢喜语

【等欢喜语】 p1119 卽悦耳语、称心语、可爱语。...

【佛教词典】四重八重

指比丘戒的四波罗夷罪和比丘尼戒的八波罗夷罪。...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禅师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家在...

香和臭

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过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