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大愿法师  2016/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觉悟者。他已经在内是深达我空而不执著于我,所以没有修福德的我相。在外是深达法空,所以无福德被我修,无能无所、无内无外、不贪不求,在法性中无住而住,修一切善法而无我人四相、无我人四见,所以说诸菩萨不受福德。按照经文来说为什么后面这位菩萨只是对《金刚经》有体悟,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他的功德就胜前菩萨呢?因为,这位菩萨不受福德,所以就福德殊胜。这个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也不是不修福德,而是不贪著福德,不执著于福德之相。

接下来佛开示: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就是说,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更不是说不修福德,而是说菩萨对于他所修的福德,心不贪著,所以名之为不受福德。从心这个角度来说不受福德,从相上来看是不断地在无我利他。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了,不贪著福德是菩萨的大智慧,知我空法空,心不取相,就是于法不取。所施福德,就是修一切善法,这是菩萨的大悲,广度众生,就是于法不舍。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如何是菩萨不受福德。

我从另一面来说,如果菩萨受福德,那就是什么?就是心有贪著,成为有漏的因果,不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不能够成菩提。所以菩萨于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方成无漏,才能够感得将来圆满成佛的无漏圆满的福报。以心不贪著,说名不受福德。凡夫众生之所以受苦,就是心中贪求福报。脖子拉得长长的,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都是苦难者,永远都在受苦受难。心中不满足,因为你总是在心中贪求福报,那就是不满足。不满足就会生起欲望,有欲望苦难就尾随而至。

我来说一桩很简单公案,就是“饿死在粮堆上的鼬鼠。”内蒙古草原有一种鼬鼠,生性喜欢积累食物。它喜欢打洞,然后把找到的食物都藏在洞里去。它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找食物,把食物藏在地洞里面。大概一只鼬鼠一生可以这样储备二十个粮仓,这二十个粮仓够五只鼬鼠吃一生。鼬鼠到晚年的时候走不动了就会躲进自己的粮仓里面。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那个鼬鼠会饿死在粮堆上。守着那么多食物它会饿死掉,为什么呢?因为老鼠有个习性,它每天都要啃那些硬的东西磨短这两颗门牙,不然门牙越长越长,它的嘴就合不拢了。但是,贪欲使这只鼬鼠只看见粮食,看不见石头。等它躲进粮仓的时候,他晚年走不动了,就没办法再出来,所以门牙就一直长一直长,最终活活饿死掉了。

同样,如果一个人心中贪求福报,就会像这只饿死在粮堆上的鼬鼠一样。你看世间那些颠倒的人,报纸披露的那些贪官,是不是这样?累积贪污那么多钱,就会怎么样呢?这就是迷失、颠倒、愚痴。所以菩萨不受福德,是心里面不贪著,而无我利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潇洒人生

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何谓邪想坐禅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永保初心」的意义

问: 在听您开示的时候有句话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动...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佛教词典】光统三教

(名数)后魏光统所立。一、渐教,为未熟者先说无常后...

【佛教词典】报生三昧

为第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所得之三昧。与“报定”同义。...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赵州从谂禅师所著《十二时歌》情真意切,颇显禅僧家本...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