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2016/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施主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是哪五种功德福报呢?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檀越施主施命能得长寿;施色能令形貌端正;施安令身心皆得安稳;施力能得气力强壮,无人可比;施辩者,将来能得无上正真之辩。比丘们,你们应当要知道,檀越施主惠施时,有这五种功德。”

当时,世尊便说此偈:“施命色及安,力辩为第五,五功德已备,后受无穷福。智者当念施,除去贪欲心,今身有名誉,生天亦复然。”更进一步开示大众:善男子、善女人!若是想获得这五种功德福报,应当常行此五事布施供养。诸位比丘们!应作如是学习。诸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后,个个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又有一次,世尊告诉比丘们:“布施应该选择适当时机,称为‘应时之施’;应时之施有五种情况,是哪五种呢?一者,布施给从远方而来之人。二者,布施给即将远赴他方的人。三者,布施予生病的人。四者,自己节俭度日,更能勇于布施。五者,若得到刚成熟的瓜果、蔬菜及谷食,先供养持戒精进的行者,其余的才自己食用。比丘们!应时之施,有这五种。”

当时,世尊便说此偈:“智者应时施,信心不断绝,于此快受乐,生天众德备。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心中生此念,乱意永无余,觉知身安乐,心便得解脱。是故有智人,不问男与女,当行此五施,无失方便宜。”

说完偈语后,佛陀进一步劝勉大众:“比丘们!若善男子、善女人,希望落实此五种应时之施,应当念兹在兹,当时节因缘到时,即能成就布施的功德。比丘们!应当如是学习。”诸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后,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十一)(十二)》

省思:

《大智度论》云:“檀为积善福德之门;檀为立事聚众之缘;檀为善行爱果之种;檀为福业善人之相。”诸善上人,常行布施行门;如同故事中,佛陀开示的“应时之施”,有智慧的人,常怀欢喜净信心行善布施,念念恒思利他的同时,亦是在破除我执、舍除悭贪。进一步明了三轮体空之理,不执著「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了达这三者都是空性,虽行布施却不着布施之相,修无修修三轮体空,不仅透过布施利他,亦复成就自利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何谓「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一碗清汤素面

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佛教词典】因明正理门论

全一卷。印度陈那撰,唐代义净译。又称正理门论、理门...

【佛教词典】妄语言了结犯不待信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明妄语,本欲诳人生信,今结正...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心念念相续,才能构成业力

我们内心的一种造作的功能,佛陀说就像一个暴流,就是...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星云大师《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至诚感谢各位来到这里听闻佛法。我听说昨天晚上有一两...

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过去,有位菩萨出家为沙门,于山林间修道,慈心悲愍众...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