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来果老和尚  2015/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住宗门下的人,要行宗门下的事。你们要晓得:宗门下行的是什么事?若不明了,纵许你住一辈子禅堂,还是一个门外汉。

我今天告诉你们一下子:宗门下的事,没有别的事,就是一个参禅、悟道,了生、脱死的事。然参禅是参自己的禅,了生死是了自己的生死,并不是替别人办的;你有天大的本事,替别人亦替不来;还有人住禅堂,以为替人家住的,乃至做一切事,是替别人做的。

须知,一切事,哪一件不是自己的事呢?你们有点知识的人,不待我说,早已会归自己。差不多的人,以为住高旻寺的禅堂,用功是与高旻寺用功。你们这样的人,还能说是办宗门下事的人?参禅、悟道,了生、脱死还有你的份吗?所以要你们打起点眼目来!

然而,参禅、悟道,了生、脱死,两句话并起来,就是参禅两字;由参禅就可以悟道。悟了道,哪有生死不了的理?总之就是参禅。对于参禅的事,如何是禅,如何是参,你们应当要知道。

参禅意义很广很广的,我略略地指导你们一个确确实实的下手处,要你们一听就能领会,一直的行去,就会到家。首先要知道:从无量劫前,由一念不觉,都是向外跑路,跑到今天还不知不觉,甚至都不知道有家;这么一来,才说是众生。

要知道,向外是什么,向内是什么。你们要知道:向外,就是六道往返,生死不定;向内,就是一个诸佛同体的本来面目。教你们参“念佛是谁”,就是教你们向内;参“念佛是谁”,即是参禅,参禅就是向内。总之,要见本来面目,非向内不可;不向内就是生死。

为什么说参“念佛是谁”就是向内?大概你们不明白,我讲一个譬喻给你们听:你们大家坐在这里,我问你们:“看见佛龛子吗?”你们当然说:“看见。”我再问你:“佛龛上有什么?”你们一定说:“里头有毗卢佛及一切物。”我再问你:“看见佛龛的是哪一个?”

你们当然回过头来,向自己看罢!在这时间,不见有佛,连龛子也没有了;别的东西还有吗?不但无有,回过头来,到又向自己念头上审问去了。你们试试看:看见佛龛,就是向外;不见佛龛子,在念头上“追”,即是向内。

把这个譬喻会到“念佛是谁”上是一样的。念佛,有佛可念,是向外;参“念佛是谁”,在念头上审问,是向内,向内就是参禅。

今天把参禅的譬喻讲到你们听过了,你们再不能说不会参禅,不晓得参“念佛是谁”。我今天明明白白交代你们过了,发起心来——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来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

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

「圆通」的解脱境界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世间的第一大事

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婚姻的美满之法

有一个女众结婚十年,她觉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

【佛教词典】草堂

Caotang   北宋佛教禅宗云门宗僧人。越南草堂禅宗派...

【佛教词典】能被法

对“所被”之机而言,指能被护众生之教法。 p4297...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如何才能增长福报呢

我们的财富,往往都是通过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

我也可以为你忙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

世间并没有不好的东西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