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昌义法师  2015/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这个理路你弄不明白,虽然是念佛了,也是去向不明。理路不外乎信愿行。信就是深信,深信因果,深信佛所说的法,深信净土法门。这是诸佛赞叹,一切祖师尽其力量弘扬。正如我们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所说,这个法门称之谓三根普被,就是上中下三等根基人,谁利用这个法门都能得到大利,这个大利就是都能解脱。我们印祖他老人家说,上至诸佛,下至九法界的众生,都不能离开此法。

为什么诸佛也要用这个法门?因为诸佛不用此法,他不能圆圆满满的普度一切众生,为了圆满普度一切众生,必须要弘扬念佛法门。九法界的众生他想成佛,不利用此法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净土法门称之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诸佛,下至一切菩萨,一切凡夫众生,都离不开这个法门。我们今生也算是有福报。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又明确地认识了净土法门,这就是福报。因为我们如果认真地修学,认真地念佛,就在这一生,便可以往生西方,了掉生死。这种福报,不是一切其它的福报能比的了,这是最上的福报,这是成佛的福报。

历代高僧大德,以及一切祖师菩萨,都是语重心长、慈悲地开示我们,让我们老老实实念佛,不要换题目。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是不定的,眼光看不远,就看到眼面前这么一点点光明,背后是一点也看不到,这就是眼光短浅,智慧短缺,所以是不定的。

我们修学佛法,心一定要老实,老实去念,不打妄想,这就是定力。我们今生有这个机缘,有这个福报,是因为认识到净土法门,所以要把心一直地定在这个修行的法门上,不能动摇,不能换题目,要发心一直地修下去,要发愿在这一生往生西方。无论是什么事情,什么境界,或者是什么人叫我们换题目,决不能换。为什么不能换?佛在两千多年前,已在很多经典里,都明确赞叹净土法门。在我们净土宗,主要的经典有《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还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合称净土五经。经中主要是赞叹净土法门,还有修行的种种方法,教我们如何用功,其他很多经典里,偏赞净土的也是很多。这是佛陀他老人家大慈悲,怕我们末法年代众生业障深重,业力牵引没有定力。因这个心老是好动摇,所以祖师们说我们好高鹜远,喜欢攀高,不量量自己的根基。

佛在经典里面偏赞净土,目的就是要降伏刚强的众生,把我们的道心稳固,不是今天这个念头,明天那个想法。因为念佛这一法,乍一听乍一看,好像是太简单太平常,文化高一点的人,都是瞧不起净土法门。反过来说,大的利益都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没有智慧、没有学问的人夺了去了。大家看过《净土圣贤录》这部书,这就是我们净土宗记载的一部分,如何修净土,如何往生。

我们作为净土学人,必须要老老实实听佛陀的教导,把这个道心稳定下来。《大集经》里面佛陀这样讲:末法年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能度生死。这句话是多么恳切,多么明确,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在末法年代,今天去修这一法,明天又换那一个法门,都是走弯路。就是让我们老老实实念佛,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你想在这一生了掉生死,你就要老老实实去修念佛法门,你这一生就有希望解脱。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不疑,坚持抱着这一条道走下去。

在我们行持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或者是好朋好友,叫我们另改路径,都不能更改,要听佛的话。佛教我们老实念佛,佛告诉我们只有念佛,这一生才能了掉生死。要深信我们这生只要是走下去了,不改道,决定能了生死。不要听有些人轻慢我们学净土的这条路,这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踏踏实实地去行,不要生烦恼,更不能动摇,把这个道心稳住。坚信佛陀是大慈悲、大智慧,他告诉我们的法,决定能使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实实在在的信心,我们要想成就,先要把我们这个信心坚定了,丝毫的不怀疑,这就是真正的信心。

深信佛陀传授给我们这一法,这是决定能使我们从此岸生到彼岸,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信心必须要坚固,成与不成,主要看你这个信心有没有明了,信心有没有稳固下来。稳固了你修行才能快,信心一动摇,无论你是如何用功,也都是错路。现在我们有这么大的福报,做了佛陀的弟子,又学习了在这一生了掉生死的念佛法门,要深信我们这生完成了大任务了,下一生我们不会在这个世间上再搞迷迷糊糊的六道轮回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

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

上海何王氏者,本一无知无识之妇女耳。自二十九岁,得...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

【推荐】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

了幻法师: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

【佛教词典】如法尊胜

(修法)咒尊胜陀罗尼而祈祷尊胜佛顶尊之修法也。是行...

【佛教词典】黄色

为密教五色之一。具有坚固不坏之性德。若将黄色与五字...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生死心切,将一句话头看到底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推荐】大行无边际的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语音多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或邲输跋陀,亦译...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十供养的含义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