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2015/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

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赢利,没有赢利不会经商。但佛教徒在赢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成恶业,招来恶报。

给孤独长者是佛陀非常忠实的弟子,对教法的弘扬也是不遗余力的在宣传。

他曾就如何可以使自己和他人的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如何能够享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以及如何的节省与消费等问题请教过佛陀。佛陀告诉他:“我有四种方法可以帮助您获得财富和享受快乐:

第一、是去享受自己以公正而赚来的充分财富。

第二、是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去做有价值的活动消费自己的财富。

第三、是不要借债。

第四、是不犯身、口、意三业之罪业,而过那种清净无瑕的生活。”

有时候,佛陀为使大家更加易于明白,就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消费和节约的观念。他说:“人应该花费四分之一的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四分之一或一半去投资他的生意,四分之一用于应急之需,四分之一用于功德的布施。”他还进一步说:“应该有一技之长、正当的收入、合理的支出、好的朋友等。”

这些教导今天读起来,还是觉得那么亲切而温馨,您总会感觉到他就像是一个老父亲,在谆谆教导自己顽劣的孩子,不管是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深怕有一点没有说到的地方。

大家必须注意到,佛陀在上面所提的都是关于经济和物质的事情,只有一条是关于精神修养的。从这些事实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佛陀并不反对世间的财富,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佛陀是主张经济的福祉在人类社会中是占有必要位置的。

但是,如果人们只知道追求物质的享受,而缺乏了心灵和道德的基础,他是不会真正了解生活的意趣。

佛教在鼓励物质财富发展的同时,也教导人们要为了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安宁,不断地把精神升华和道德的开展放在人生追求的第一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

别人影响不了自己的光

刚工作不久的徒弟满腹委屈地回到师傅身边,抱怨道:公...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一步之差,千差万别

古希腊有个寓言,一个年轻小伙子练刺杀,面前有一个剑...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成功人士的11个好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减肥、学吉他,也有...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要确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苦难的源头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

【佛教词典】献珠偈

(杂名)指提婆品龙女所颂深达罪福相等三行半之偈也。...

【佛教词典】远尘离垢

梵语 viraja vītamala,巴利语同。即远离尘垢。尘垢,...

轮回中谁能与其出苦者

菩萨地上有变易之苦,罗汉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诸天有...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生中为长者子,正值燃灯佛住世,听闻...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强功效

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推荐】念念生灭,无以把捉,忧在哪里?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临济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印光大师:警人命无常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