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著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2016/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贪著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暗浊;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六者不乐善法;十七者白法减损;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进;二十者为人轻贱。

弥勒,是为菩萨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身重无仪捡懈怠少堪任  颜色无光泽是乐睡眠过

彼人常病恼风黄多积集  四大互违反是乐睡眠过

饮食不消化身体无光润  声嘶不清彻是乐睡眠过

其身生疮疱昼夜常昏睡  诸虫生机关是乐睡眠过

退失于精进乏少诸财宝  多梦无觉悟是乐睡眠过

痴网常增长乐着于诸见  炽盛难疗治是乐睡眠过

损减诸智慧增长于愚痴  志意常下劣是乐睡眠过

彼住阿兰若常怀懈怠心  非人得其便是乐睡眠过

蒙愦失正念讽诵不通利  说法多废忘是乐睡眠过

由痴起迷惑住于烦恼中  其心不安乐是乐睡眠过

功德皆损减常生忧悔心  增长诸烦恼是乐睡眠过

远离诸善友亦不求正法  常行非法中是乐睡眠过

不欣求法乐损减诸功德  远离于白法是乐睡眠过

彼人心怯弱恒少于欢喜  支分多羸瘦是乐睡眠过

自知身懈怠嫉妒精进者  乐说其过恶是乐睡眠过

智者了其过常离于睡眠  愚人增见网无利损功德

智者常精进勤修清净道  离苦得安乐诸佛所称叹

世间诸伎艺及出世工巧  皆由精进力智者应修习

若人趣菩提了知睡眠过  安住精进力觉悟生惭愧

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  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乐着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若有闻者,不生忧悔厌离之心,发起精进,当知是人甚大愚痴。若有菩萨,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说如是真实句义,功德利益,于诸善法而生懈怠,不起精进住菩提分,无有是处。

选自《大宝积经》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转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烦恼;世间诸法尽皆无常,若能净心,即得智能,彻见实相,便可远离苦恼,得大安乐。

当时,有一比丘心智昏钝不明,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放纵习性,恣意睡眠;贪爱色身快意舒适,从不修习无常观等观行法门。佛陀观察这比丘总是懈怠懒惰地度过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时间,担心他因放逸而堕落三涂,于是前往比丘静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内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来,依旧酣睡不醒,世尊见其心念汩没,觉性迷昧不显,便弹指作声令其觉晓,同时呵斥道:

“快起床,怎么还在睡觉呢?你这样的行径就像牛马身上的寄生虫,以及螺、蚌蠹虫一样,不知此身乃众苦根源,隐蔽于不净之中,只因贪爱身体的舒适而懈怠堕落。如同有人受重伤,遭遇如此危急厄难,却安逸睡眠而不寻求解脱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懒惰好眠,常当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学习诸佛菩萨的行迹,便能远离忧患苦恼。此外,还要常观无常苦空,破除邪见、令生正见,便是世间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报功德由此而生,永远不会堕入三涂恶道。”

比丘闻佛音声,如雷贯耳,惊坐而起,见佛亲自教诲于前,立刻起身顶礼佛足。

世尊接着问比丘:“你能忆知过去生的因缘吗?”

比丘惶恐地说:“弟子心智为五蕴烦恼所覆盖,不能明了多生累劫宿命之事。”

世尊悲悯地说:“你在过去维卫佛时曾出家修行,不仅不诵经持戒,更贪求名闻利养,饱食终日懒散不勤,从不存念佛法义理,所以命终之后便堕落为寄生虫。五万年后果报受尽,又投生为螺、蚌之类和树中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心智昏暗,长生暗冥无有智能,贪身爱命喜好隐蔽之处,以冥为家不乐光明;若待其一觉醒来,已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此久远缠绕在罪业之网,不求出离。今日,你终于罪毕福生,能生而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着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比丘听了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全身毛骨悚然,心生忏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进勇猛之力漏尽烦恼,证得罗汉,不再受生死之苦。

选自《法句譬喻经·白话浅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人间也有强过诸天的地方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

贪睡的人有什么后果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失眠怎么办

问: 失眠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对于睡眠不好,心病还...

十种方法教你远离睡眠昏沉

睡眠是修行人非常大的障碍,睡不着我们会焦虑,觉得身...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我们前面讲...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佛教词典】三贤

(名数)小乘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

【佛教词典】苦乐受等说互相对

【苦乐受等说互相对】 p0848   瑜伽五十五卷四页云:...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整部《楞严经》都是在讲这八个...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