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

净界法师  2024/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我们前面讲过很多次了,鼻也不能生,香也不能生,那么鼻跟香合起来当然更不能生,因为中间的界限是不能成立的。你不能够说一个有情的鼻根跟一个无情的香尘创造一个鼻识。否则,这个鼻识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那根本就不合道理。这个体性不能安立,所以这个中间是不能建立起来。中间既然不能建立,那么内在的鼻根、外在的香尘也不能建立,所以说“彼诸闻性”——这个鼻识所产生的闻性,其实是一个虚妄的相状。所以我们讲,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无生。

为什么无生呢?因为它因缘生,所以它无生。那是因为你有这个业力,所以你跟这个外境碰撞的时候就创造一个假相的味道;当你把这个福报弄尽的时候,这个味道就消失了。其实,你吃东西很香,你不要以为那个东西真的很香,你不要这样想。那是因为你有福报。一个菩萨要知道,你把吃的福报花完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不香了。你试试看,什么东西都不香了。

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要把它参透,你才知道怎么修行。你要是一天到晚心外求法,说,哦,这个东西真的能够产生香气。那你就完了。你一天到晚心外求法,你一辈子找不到你的家,你没办法回家的。为什么说我们今天遇到一个外境,你透过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能够把它转成如来藏妙真如性?家在哪里?每一个法都是你的家,每一个法也都不是你的家,大乘法就这么妙。每一个法都是颠倒的,每一个法也都是成就的。你的心颠倒,什么东西都是颠倒,你看到佛像也颠倒。有些人看佛像看到着魔,真的看佛像看到着魔:诶,佛像开始对我笑了。你就完了!佛像没有错,错在你的那一念的颠倒攀缘的心。

我希望大家要早点把这个道理参透,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你要是对,所有东西都对;你要是错,所有东西变成错。所以,看到外境有问题的时候,你要赶快知道是你内心出状况,你起颠倒了。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其实《楞严经》处处在讲这个道理,就是“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它是怎么样?“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一个“幻妄称相”。但是,你也不能离开它,因为它的体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你要把它参透了,你就能够就路还家;你要参不透,你就继续流转,世间上就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

【佛教词典】福观

(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

【佛教词典】拄杖

僧侣出游时所使用之杖。略称杖。又作拄杖子。据有部毗...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如何知道我们的罪业已经消除了呢

甲三、罪除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劝孝歌两首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