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南怀瑾老师  2016/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在拼命追求名利和权位,怎么说也是白费的。只有在名利、权势上亲身打过滚的人,才比较清醒了一点。但是,都是已经到了“尸居余气”的时候,虽然清醒了,太阳就立刻要下山了!

以我自己一生的经历来体会,单在钱财方面来说,有过极大艰难困苦的经验,身无分文求一饭而不可得的遭遇;也有撒手千金,不知财之所从来的境界。有“臆无不中”,经商得利的时日;也有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依然两手空空,身无长物的打击。所以我常说笑,你们的经济学,是从课本上学来的,我是从经验上得来的。只有成功的经验,还只算一半,要有失败的经验,才算满分。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一块钱,古人所说“一钱逼死英雄汉”,那是事实。有了资本,以后赚钱,那是一半靠聪明,一半靠运气。只有从勤劳节俭得来的,才是根基踏实。赚钱发财很难,但有了钱财以后,用钱更难。用得其时、用得其分、用得其当,并不容易。而且必须要知道财富是不属于你的,是属于整个社会人类的。你纵使有了财富,那也只是有了一时的使用权而已。它毕竟非你之所有,只是属于你一时所支配。

合于我心意的就是顺境;达不到我的需求的就是违境。顺境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碰到违境就产生痛苦,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人生的痛苦乃是因欲而来的,与欲相违,或是欲望不满足,便耿耿于怀,浑身不自在,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世上有几个人不为自己的贪求和物欲掉入名利的牢笼呢?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我们这一代青年,那种短见,那种义利之不分,实在“匪夷所思”。刚才我们几个人谈到现代青年对现代知识的贫乏,什么都没有,一谈就是考什么学校,为了待遇多少,为了求生活,这些是从前我们从来不考虑的。现在搞成这个样子,真是文化精神的衰退,实在值得我们多加注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皮克的99块金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钱要放在哪里才保险

很多人都知道,把钱放在自己家里并不保险,因为可能会...

生死的大事

【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佛教词典】龙宫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

【佛教词典】乳木

(物名)护摩所用之薪也,用有乳汁之木,故云乳木,欲...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人生的四点箴言

朋友的可贵,在于能够相互劝善规过,所谓以苦口为良药...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竞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喜逢新春佳...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

放掉无谓的固执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

十二因缘--轮回中的连环钩锁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

见佛得忍,再来三界度众生

又云:譬如婴儿离母,或堕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沙弥的发心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