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方海权  2016/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无始生死以来,我们一切善恶行动,都离不开自己的心。自身的一切过失远离之,即能断灭烦恼,从而回归自性清净得证常住真心。

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很多人学习如来正法,都希望生上妙净土,或生极乐世界,或生东方净琉璃世界。就是无此境界,也希望生天生人受尊贵妙乐之土。然必须知道,果生于好地方妙土中,因是身业清净。身业不净,别说佛国净土,就是人间福地,无尔之份。

众生因何生烦恼,皆由无始生死以来造出恶业而来。恶业都是从身口意所造。观照自己即为俭点自己身口意,令不放纵,清净身口意。

身口意的清净,当速离恶缘恶眷属,有五事发菩提心可为清净身口意:

一者亲近善友。

二者断嗔恚心。

三者随师教诲。

四者生怜愍心。

五者勤修精进。

对于周围的人群,我们应这样观照:

一者不见他过。

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

三者得善法己,不生骄慢。

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

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我们既了了明白自知己身有痛苦,也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帮助自己了苦无异。如是行动能清净身口意,能生妙土,身心具净,见国土即清净。十方法界,不离自心。十恶之举,堕之恶道土。十善五戒,生人天地。清净无染,佛菩萨地。

故此,回光返照使自性清净,能使现生就得到幸福。身口意业的清净能使报终往生于幸福之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洗涤无量劫来的业识种子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

六大进补的误区

误区一:用进补代替锻炼 医学家对人们提出忠告:生命...

【佛教词典】本来面目

(公案)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禅门法道极度之...

【佛教词典】海众

集于丛林的一会众僧之称。又称大海众、清净大海众。任...

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你,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是...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

【佛学漫画】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敬佛不用烧纸钱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为净业者守护信心,说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为修持净业者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说...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