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净界法师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该调伏粗重烦恼还调伏,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个无相的真如,是无所得的。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你不是透过拜忏去得人天福报,去得到什么东西,你只是透过这个拜忏来开显自性的功德,人生只是自我完善。

可能你平常事修的成分会多一点,但是到临终的时候,其实临终的开示,严格来说临终不是到了躺在床上才叫临终,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在死亡前一两个月,你就叫临终了。你自己也知道,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收心了,慢慢慢慢调整心态,把心慢慢慢慢地调到真如的因缘里面来,就是要慢慢回家了。

因为你一旦落入第六意识,修行当然靠第六意识,因为你要有第六意识才有办法借相,第六意识它能够创造一个相状,你才有办法去拜忏。你为什么起惭愧心呢?当然你要捏造一个相状——因为我业障深重,我不拜忏可能会堕三恶道。你要用这个相状来激发你的惭愧心,所以我们刚开始是要借相。

但是,越到晚年的时候,安住力越重要了。因为你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你怎么安住。在你身体旺盛的时候,事修很重要。到了临终的时候理观,因为你不可能从床上爬起来再去拜忏了,就靠理观了。怎么样让你自己不受业力的干扰,不受妄想的干扰,这个时候你的心理素质就很重要。

严格来说,越到晚年,你要慢慢慢慢把心带回家了,就是回到真如,要收心。所以,如果晚年的时候,你的心还是一直在向外攀缘,你大概不会往生了。不管你怎么用功,因为讲实在话,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一个人不修理观,你就是一天拜个十几万拜,给你拜一百年,你消的业障如爪中土,未忏悔的业障如大地土。真正忏悔的意义,只是培养惭愧心,断相续心而已,让粗重的业力沉淀下来。但是很多业力都还在的,这个时候你必须靠真如来吸收这一些剩余的势力了。所以,越到晚年你必须收心,回到你内心最深的地方,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在那个地方住下来。你观察这些相状都不是你本来有的,后来才有的,跟你没关系。

所以,除了事修以外,越到了临终的时候,如果说你要临终开示,如果他有学过大乘法的,你要直趋真如,直接跟他讲真如的道理,先帮他破妄显真,然后再讲净土的功德。应该是两块,应该是心态的调整,严格来说,是内顺真如,然后再外顺弥陀。因为内顺真如会让他跟所有的业力产生隔绝;然后再讲净土的殊胜,让他一心皈依净土。

因为毕竟你要往生,所以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要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但是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它不放过你啊,关键在这儿。所以,你必须要跟娑婆世界的业力保持距离,就是内观真如。当然,如果他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跟理观的智慧,那就算了,那你就直接讲净土,那就靠运气了。反正叫他把心住到来生。

凡是临终的人绝对有一个关键——往事不堪回首!一个人他只要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这个就很难往生了。所以,往生的人他只有活在未来,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来生,用事修的这种狠劲拼过去,也可能会成功。所以没有理观的人,事修的力量要加强,要用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力量。就是说他没有理观的真如保护他,但是他对来生净土的渴望非常强烈,也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但是你会比别人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

【佛教词典】轻垢罪

为重罪(波罗夷罪)之对称。其罪虽轻,然污黩清净之行...

【佛教词典】授记

(术语)梵云和伽罗Vyākara?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星云大师2015年新春贺词

2015年是羊年,过去中国都以三阳开泰来祝福大家这一年...

佛为何不赞叹世间上的荣华富贵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劫寿,...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