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2016/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什么叫“自以为圣”——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错,我是对的,是无责任的。

什么叫“以人为镜”——就是把你嗔恨的对象当作你修行的镜子,反思下,被嗔恨对象的错你有没有。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技巧——把别人的错误普遍化,再反观自己有没有这个普遍化的错误。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菜市场。大家去菜市场买菜,应该多数人经历过小贩缺斤短两的待遇,我经常见到很大年龄的人在和小贩为了几角钱吵架。小贩对你缺斤短两时,你的第一反应:愤怒或嗔心心里骂人,你的第二反应:忍忍吧,我是学佛的。这样的忍,你能忍多久呢,多数人不跟小贩生气,也会拿老婆孩子或着什么其他出气吧。

我的建议是你在第一反应嗔心生起之后,插入这样的一个思维,程序如下

小贩对你缺斤短两时,你的第一反应:愤怒或嗔心。————观照觉知:我在生气。

你的第二反应:是判断,把错误普遍化——缺斤短两这样行为是变相盗窃。——正念:因果判断

你的第三反应:反观自己——我有没有过盗窃或变相盗窃呢?———忏悔:我之过错

你用的window是微软授权购买的吗,你用的word是买的正版吗,你下载的电影和歌曲是作者同意的吗你付费了吗,你在单位用的电话和纸笔电脑打印机都是干公事吗?甚至你穿的衣服也许是盗用哪个品牌的设计呢?你呼吸着地球的空气喝着地球的水,你感谢过地球妈妈没,你为地球的环保做过贡献没?想到这里我们其实和小贩一样都有盗罪,那么嗔恨之火立消,这就是打掉自己的“自以为圣”的圣人心理,以你嗔恨的对象为你自己修行的镜子。

你的第四反应:修行消除盗窃的业障,也为小贩回向,这就是同体大悲。———生起慈悲心

2、夫妻吵架:比如老公埋怨妻子吃素

你的第一反应:嗔心,这个人业障深重,很讨厌 ———观照觉知

你的第二反应:是判断,把错误普遍化——老公坚持吃肉是因为慈悲心没生起和愚痴——正念,你的第三反应:反观自己——我有完全的慈悲心和不愚痴吗?——忏悔

既然我有完全慈悲不愚痴,那么老公责备我不吃肉,我为什么还生气呢?还在心里责备呢?当别人对我不公正时我真能做到不嗔恨而同体大悲吗?我真的完全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吗,其实还只是一知半解呢?这就是打掉自己的“自以为圣”的圣人心理,以你嗔恨的对象为你自己修行的镜子。

你的第四反应:修行使自己更具慈悲心和智慧,也为老公回向,这就是同体大悲。———慈悲

3、如果你只求福报,一个历史故事,说明如何以化解嗔恨心来

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报的大臣是唐朝的郭子仪,辅助四代国君的元老,屹立不倒,不能不说他已得处事谋福三昧。当时是战乱纷飞,郭子仪的对手就把郭子仪的祖坟给挖了,郭子仪听后大哭,但是他并没有报复他的对手,也没有生嗔恨之心,他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因为战乱死亡之人太多了啊,因为仇恨家里祖坟被刨的也不计其数吧,我也是领军打仗的将军,我的手下有多少士兵刨挖了别人家的祖坟呢?现在轮到我了,也算我郭子仪不孝父母罪孽深重啊。

我们看郭子仪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对手的错误普遍化:刨祖坟是因为乱世中的仇恨。第二反应反观自己:我郭子仪的军队就没有刨过人家的祖坟吗?第三反应:是我郭子仪之罪,不再报复,不再嗔恨。

所以我们看郭子仪的大福报不是白来的,是自己修来的,面对祖坟被挖都能不起嗔心,真是已得处事谋福三昧。

4、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化解嗔恨心的技巧集合了日常四种主要修炼。

(1)观照的修炼

(2)正念的修炼

(3)忏悔的修炼

(4)慈悲的修炼

5、如果有的人观照的功夫差,不能在嗔恨心生起的当下就意识到它化解它,怎么办?

事后慢慢按照程序思维化解转化,保证你今后第二次想起这个气人的事情不再生气,别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重演那个生气事件,一遍又一遍集聚着可怕的毁灭能量。事后请静静按程序反思,回忆起来没有生气就是有效果了。

6、如果凡事忍让,是不是就做一个受气包?

要“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用冷静不带怒气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不带怒气的耳朵听人说,用冷静不带怒气的的心情处理事,用冷静不带怒气的头脑思考问题。才能保证你不作错事情不做后悔事情。

7、其实,说白了怒气和嗔恨本质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我。佛家讲要无我,如何无我,化解嗔恨就是无我。

所以,请大家记住“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上可以修佛修道修心,下可以为自己为人处事谋取福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魔障出现的原因及对治

昨天我们讲了修行中会出现的魔障。所谓的魔就是障碍,...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推荐】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

四种水果降血压、防中风

气温下降,血管就会收缩,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

【佛教词典】一城

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为志乐小法之众生,说小乘之涅槃...

【佛教词典】轻安相

【轻安相】 p1290 世亲释三卷二十二页云:轻安相者:谓...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

永信法师:不怕少林寺成网上寺庙

永信法师,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不怕犯错,怕不改过

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态度散...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真假故乡

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