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2016/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易成就,所以他就归心到净土来,教人家念佛。他有一次经过好像是一个天津的桥,每天走都不知道。有一天突然,走过天津那个桥的时候,人家丢一个石头到水里面,「扑落」就丢到水里面,那个水有石头掉到里面,「咚」的一声,他听到就见性了。我们的见性、我们的闻性,我们的见闻觉知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迷了以后,无明习气把它盖住,我们的贪瞋痴把它盖住,所以闻性就被污染,闻性就不起清净的作用,就变迷邪染,迷而不觉、染而不净。

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位师兄弟,兴教洪寿禅师,也是闻柴禾堕地的声音开悟,还写了个很有名的偈,「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他见到法性身,见到法身了,他说「扑落非他物」。我个人没有开悟,我的一个小小心得是这样,扑落非他物,这个物不是外来的,不是一定要怎么样才能怎么样,你只要放下就可以,你只要看破就可以了。问题,你是看不破、放不下,所以你见不到。扑落非他物就是说,他从这个扑落里面见到自性、闻性。纵横不是尘,纵就是时间,横就是空间、就是十方,纵就是三世,十方三世的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

纵横不是尘,如果他能够悟,三世跟十方化为一,归成一真,纵横不是尘,就不是烦恼了,它就尽虚空遍法界,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原来一草一木、一山一河都在为你说法。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都是我们的心性所显现出来,心净则国土净,就这个道理。『明心体道之士,不以身累其性、境乱其真。随机应物之中,自寓无生之旨,所谓无上至真之妙道也』。真正到明心见性的人,他已经证得常乐我净,他不受六尘的影响。正如庞蕴居士讲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无事不是不要做事,无事是做了很多事,但是烦恼不挂在心头,烦恼不会带走,不会起任何烦恼。这叫他已经证得心性、自性,这些事情不会累坏他的心性,这些境界不会搞乱他的真如,是这个意思。所以禅宗里面讲,平常心是道。如何证得平常心?平就是不起波涛,常就是没有生灭、没有攀缘取舍、没有苦乐忧喜舍、没有贪瞋痴慢疑。我们现在是因为迷失了这个平常心。如果你不起波涛、你不起生灭,你现在的心就是道心。

我们做不到《金刚经》里面讲的,六根接触六尘,做不到《金刚经》里面讲的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你就用一句佛号,把它转成阿弥陀佛,眼见色、耳闻声,都把它转成阿弥陀佛,那六根接触六尘就变成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

印光大师显神通感化黑老大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

僧团尊敬的优波离尊者

释尊亲自说要僧团尊敬的弟子是:优波离尊者,佛陀十大...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素饺子做法大全

22日冬至。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杨绛的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世人生日,设宴会、张音乐、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佛教词典】法身与诸功德法相应

【法身与诸功德法相应】 p0766   摄论三卷十七页云:...

【佛教词典】一念三千

(术语)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划水作记

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

生命只是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佛欢喜日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富贵、贫贱,这种因果是跟你的善恶业力直接关联的,这...

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

四十八大愿——(第32愿)严饰超诸天人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

结界洒净的方法

一讲到结界啊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一般说的洒净。很多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