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圣宇法师  2017/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许多以杀生来祭拜的陋习。佛在《地藏经》上就告诫众生:“尔所杀害,乃至祭拜,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所以诸位道友,千千万万不要去杀生,你看经文讲得多清楚。杀生祭拜,不但对亡者没有帮助,还增加了亡者的罪业。

现在的人为了面子问题,看老人走,拼命杀、拼命吃,恨不得给他推下去更深一点。尤其是在北方,有老人走了,早上还给他放放鞭炮,有结婚的放鞭炮是为了图个喜庆,也防一下鬼神凑热闹,人去世了你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呢?只会惊扰你的先人不得安宁。

说起结婚使劲杀生,真的很惋惜。你杀生,还想婚后生个优秀的儿子,哪有可能!你的结婚建立在众生的死亡基础上,家里怎么能生个优秀的儿女?那是不可能。有一个老板给儿子结婚每天开一百桌,连请客七天,吃多少,喝多少,就不知道。三年以后,他的儿子儿媳妇连一只蟑螂都生不出来,不要说生小孩,一直去大医院检查,两个人都健康,就是怀不上,着急的要命,问大仙、问画符、念咒、看风水、算命、天上地下,什么都问,什么都求,就是没有孩子。

有一天遇到因缘来问我,我说你算一算,七天当中你已经杀掉了多少众生,多少生灵,你还想要儿女,哪有天下好事都给你?叫我们这些人怎么办?每个人都想富贵吉祥安康,对不对?想如意、想美好,你种多少因能得到这些?你有点钱、有点权,儿子结婚,杀盗淫忘,你自己为什么不想想?还想优秀的儿女,没有儿女,还是你有福报,有了儿女更麻烦。为什么?如果被你杀的众生来做你的儿女,败家子,你就没完没了。

所以诸位地藏道场的道友,人就是这样,父母亲死掉也使劲杀,结婚的时候也使劲杀,从来都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因,都想得到那个幸福的果报,有没有?而我们今天也是这样的,修行以后,学佛以后,整天想成佛,想当菩萨,而且整天想自在,想开智慧,一点吉祥的因、觉悟的因、善的因都不去种,整天坐在那个地方,说好听叫老实,说不好听叫守株待兔。等着开悟,等着成佛,等着自在,等到弥勒佛下生你都不能自在。原因要搞清楚,世间法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因果是同时。只要你把清净平等觉的因种下去,果报自然清净平等觉,如是业因,如是果报,成佛开悟,绝对不是等出来的。

诸位道友,愚痴最可怜,没智慧最可怜。所以佛菩萨劝我们,千万不要伤害众生,如果我们像冬至这样,以杀害众生来祭司先人,不但利益不到亡人,还让亡人更堕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保护动物的权益

著名川菜掌中宝:活生生将鸡的脚掌心割下做成菜。一盘...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

印光大师开示害虫是非该杀

有位居士写信给印光大师,他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佛教词典】无漏后身

指二乘无学果之身。与“无漏最后身”同义。因其远离烦...

【佛教词典】树提伽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